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泸州老叫
第546章 不适合亲自出征(第2页)
“我保证,现在绝对不会亲自出征。”
房玄龄这才松了口气,离开。
其实房玄龄没敢说的是,他除了担心世家大族作乱,更怕的是李恪指挥不当。
虽然李恪也打过仗,战绩也不错,但一个将领指挥一支军队和指挥几十万大军完全是两码事。
就像杨广,他曾指挥过灭陈之战,最后在征高句丽时,操作不当,导致大败。
李恪身上有杨广的血统,这一点老臣们都很担心,坚决不能让李恪亲自出征。
李恪只能把他的不满发泄在朝中的官员们身上,逼他们继续大兴水利,开垦江南的土地。*求?书^帮¨ ·芜¢错^内-容!
要知道,江南那边现在还用的是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每年种完地都要休息一年,效率太低了,不利于粮食储备。
所以李恪特意派了好多少府的官员去江南推广先进的耕作方式,争取一年能种两季粮食,这样才能对得起“江南熟,天下足”的美誉!
朝中的官员们当然知道李恪最近为什么这么大火气,但只要李恪不再提亲自出征,他们就算多吃点苦,也都觉得值得。
而且大家都知道,这些天子让做的事,都是政绩。
说不定以后就能留在当地的县志里,这也是一种名垂青史的方式。
时间又过去几天。
李恪收到消息,西突厥三国正在北上。
他们决定,将国土和百姓带领前往偏离大唐的地方。
因为有大唐的地方,他们觉得生活得憋屈,根本就不是大唐的对手。
三个国家一致同意这个想法,并且正在筹备着,慢慢向北上迁移。
他们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水资源的问题。
对于牧民国家而言,水资源就是一切。
现在正在解决这个问题,寻找水资源,并且慢慢北上。
这一日早朝。
李恪将这件事提出来。
“诸位,薛延陀三国,是我大唐获取资源的后花园。”
“远离了我们大唐,我们夺取资源的成本就会变大,诸位说应该怎么办?”
李恪毫
不避讳在大唐上聊起这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