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自信的光芒(第2页)
大德虽然管钱,但他只是个管钱的,那些钱不是他的。
自从被玄奘勾起了兴趣,他就开始习惯挪用寺院的银钱了。
这习惯,不错。
整个蹴鞠场的看台上,几双眼睛都盯着他。
李恪看着他,就像看着个冤大头。?白~马*书-院′ `首~发\
这年头,这么傻的和尚不多了。
趁着这机会,得多捞点。
转眼间,立春就到了。
在农耕社会,这一天是大事,所有的农人都要开始忙碌。
李恪也不例外。
他先是祭天祭祖,然后就去地里除草。
这事新闻也会大肆报道,让大家都知道皇帝对农事有多重视。
不过,现在京兆地区已经开始用上农用机械了。
大唐重工把几种农用机械分开,成立了好几个国营工厂,所以产量也增加了不少。
在一片广阔的平原上,几十台耕地机器轰隆隆地开着。
李恪后面跟着一群官员。
曹正道:“陛下,这台机器顶得上十头牛,真是太方便了。这样一来,家里的劳动力就能解放出来,去做别的活。”
李恪:“大唐地广人稀,土地是按人口分的,一般家庭种地还是要忙活好一阵子。”
“京兆地区土地紧张,虽然不能人人都有百亩地,但村子里头土地分得还是挺平均的。”
新农村的制度让很多农人解放了出来。
不想自己干活的,村里就统一种植粮食,然后再卖掉。
这制度挺好的,但监管得加强,不然村官可能就把它变成自己的小金库。
所以这个制度现在只在京兆地区试点,效果还不错。
其他地方也可以参考一下。
机器是好,但如果是单个家庭买,成本挺高的。
曹正:“如果以村为单位来买,那就方便多了。”
李恪点头,“现在流水线正在升级,产能也在提升,今年开始,至少能提升五倍。争取三年内,在各个行省首府都推广开。”
虽然农用机械不错,但数量太少。
去年一年的产量才刚够京兆地区用,还是紧巴巴的。
除了耕地机,还得有收割机,大中小型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