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泸州老叫
第740章 没当回事(第3页)
又因为是半岛的位置,人口自然也略逊一些。
大筏国的兵马,曾经也不过是四十多万,大喜国和大浦国加在一起,自然也就是是四十万左右。
两国的情况大概是三比二的关系,也就是说,大喜国的兵力约莫是二十五万左右,而大浦国的兵力约是十五万。
大喜国得到大筏国的求援之后,能够出动十万兵马,绝对不算少了。
与此同时,大喜国又派人将此事告知大浦国,希望大浦国也能出兵相助,共同抵御唐军。
欧西王后的书信,同时也到达大得国和大衣国的国王手中。
事关西洲的生死存亡,大得国和大衣国的国王也不敢怠慢,放下了昔日的恩怨,各自派出兵马,援助大筏国。
大得国出兵十五万,大衣国也出兵十二万。
这么一来,再加上大喜国的十万兵马,大筏国就获得了三十七万的外来援军。
而大筏国内部,还有十八万兵马,以及正在招募新军中,整体实力立即暴增。
得到三国都派兵支援的消息,欧西王后自然是大喜之极,微微松了一口气。
上一次的八国联军,之所以战败,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远距离作战,无法增兵。
二是国家虽多,但各国所出的兵马并不多,合一起也就是二十多万。
所以,这一次就完全不同了。
五十多万兵马不说,而且是本土作战,不管是粮草,还是后续的兵源,基本上都有保证。
为了以防万一,欧西王后还给不接界的大敖国和大妹国去了书信,请他们也出兵相助,争取将唐军歼灭,包围西洲。
欧西王后相信,西洲对大唐的战争一旦开启,当大敖国和大妹国得到斥候汇报,知道唐军的厉害,估计就会出兵了。
而李恪,占领了南部一些城池,一番屠戮之后,并没有快速北上,而是在南部这些城池盘旋着,等待着大筏国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