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泸州老叫
第747章 让他们自己打(第3页)
但是,说到“生路”这两个字时,李恪的眼神里却充满了杀机。
利司本城。
王宫。
大浦国的国王正在和上下两院的贵族商议对策。
当国王十几年了,大浦国的国王从未像最近这样勤政,几乎每天都去城头鼓舞士气。
没办法,不勤政的话,可能以后连机会都没有了。
再说,大浦国现在只剩利司本一座城池,还能有多少政事。
最让国王头疼的就是粮食问题。
人太多,三百多万人,就是三百多万张嘴。
就算是去掉小孩,也还有二百七八十万。
国王只能按照贵族的建议,分配粮食时,老人、小孩和妇女少一些,士兵的粮食保证充足,非士兵的成年男子,七八成饱。
粮食是固定的,人却每天都要吃饭,所以坚持不了多久。
国王每天都在和贵族们开会,讨论对策。
但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找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甚至有贵族提议,派使者去和李恪谈判,如果他们投降,放弃女人和财富,希望李恪能放过他们。
这个提议的贵族很快出了名。
唐军已经消灭了大不列颠、大爱、大筏的男人,灭了大喜,最后只剩下利司本城的男人。
而且,唐军占据优势,会接受这种无理的请求么?
就在讨论会进行时,一个副将突然跑来报告:“启禀陛下,南城外的唐军突然撤走了。”
什么?
南城外的唐军突然撤走了?
所有人都惊讶了一下。
这……
这可是好消息啊,局势一定有变。
大浦国的国王赶忙问:“那其他三门外的唐军呢?”
“禀报陛下,其他三门的唐军还在,没有撤走,也没看出要撤的迹象。”
唐军只撤了南门外的军队?
这是搞什么名堂?
大浦国的国王急切地问:“有没有派人出城去看看情况?”
“禀报陛下,已经派出十几批斥候去打探了。”
“嗯,做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