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逆子,朕认错了把电交出来泸州老叫
第865章 朕需要正v(第3页)
“另一方面,你们沈家也能赚不少。”
“再说了,你们家赚得多,交的税也就多,国家财政状况也会更好。”
说到税收,李恪的改革措施也不错。
以前,各个国家的税收标准都不一样,自己定自己的。
皇帝英明的,税收就轻,百姓负担小。
皇帝昏庸的,税收就重,百姓负担大。
但不管怎样,只要国家大权在世家门阀手里,百姓的税收都不会太轻。
轻的,刚够温饱,有点余钱能看病。
重的,连温饱都解决不了,更别提看病了。
李恪吞并了各国后,推行仁政,最重要的改革之一就是统一了税收标准。
他降低了税收,让百姓能承受,还宣布除了规定的税收,其他都是假的,百姓可以不用理会,还可以去官府告状。
这么一来,老百姓的压力小了,不但有余钱可以看病抓药,更是形成了一定的购买力。
有了消费,经济自然也就不会萎缩。
同样,商户的税收,也不高。
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很多人开始从商,导致大唐版图下的商业快速繁荣起来。
很多商人,因为低税收而赚了不少钱,发家致富。
但是,李恪也公布了一项很严厉的措施。
若是有商人敢偷税漏税,一旦被查出,将会处以百倍的罚款,而且取消其继续经商的资格。
这条规则,就是罚得倾家荡产,而且连继续从商的路都给堵死了。
一开始,有人不相信。
但没多久,就有一个商户被人举报,查了出来。
举报人呢,如果举报属实,就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反之会受到惩罚。
这个商户果然被处以百倍的罚款,又被取消了继续经商的资格。
此事,被刊登在了报纸上,通传全国。
每一期的报纸定稿之后,李恪就会派人送到大唐的十几个印刷点,进行排版印刷,然后再既定的范围内进行销售。
这么一来,就好过在同一个地方印刷,然后再送到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