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代桃僵冬日里的暖阳哟

第一百九十一章 对阵官僚主义(第2页)

 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了清朝末年,才有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不断付出自己的热血与生命,才把那些压的华夏民族喘不过来气,在世界民族之林挺不起腰杆的大山移除。

 而现在比后世时要好很多,压在华夏民族头上的大山,要比后世轻上许多。

 其中封建社会的这座大山,一时半会还推翻不了,毕竟步子不能一下子迈的太大,要不然容易扯到卵子。

 纸老虎一般的西方帝国主义大山,在这时代还根本不存在,或者说他自己就准备让华夏,成为这世界唯一的帝国主义。

 所以陈逸轩这次的目标,很明显就是在华夏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这座大山可以说是压迫了华夏百姓,长达几千年的时间。

 说起来商鞅被五马分尸,真是太过于便宜他,这个所谓的著名政治家,提出来的驭民五策,正是华夏官僚主义横行的根源。

 其后也有不少人想过改变,除了喜欢一刀切,考不进长安,就打进长安的黄巢之外,就有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当初大明建立时,朱元璋废除蛮夷传下来的跪礼,以及许多让人恶心的陋习。

 按照大明立国时的规矩,除了大朝会或者是祭天祭祖的时候需要跪拜,其他的时候官员见皇帝,至于百姓平日里见到官员,都是无需去跪拜。

 甚至老朱还弄出来了一个让官员们头疼的玩意儿——大浩,用这个百姓甚至能把官员绑到京师问罪。

 他深知绝大多数的官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若是不用手段限制官员的权力,说不好大明很快也要被汹涌的起义浪潮淹没。

 一时之间,老百姓见了那些朝廷的官员,再也不用如同蒙元时期那般卑躬屈膝,活的多少有那么一些尊严。

 只可惜朱元璋毕竟是个封建帝王,更多的还是会为了他自己家族统治去考虑。

 所以他同样制订了许多压制百姓思想的政策,更是用八股文禁锢了华夏民族的思想。

 他一个叫花子出身,知道民间的疾苦的皇帝,都只不过是做到了这些,后面的继任者们自然也不会去体恤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