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废除科举,百家争鸣
虽说从天启十年开始,因为皇家军校的毕业生陆续进入大明官场,科举曾经的含金量,已经是在不断的降低。
可十年寒窗苦读,只为那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这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举人老爷们,又如何能够轻易地放弃。
要知道他们中不少人,为了能够考取功名,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蹉跎到了满头的华发,可以说是把自己这一生都扑在这科举之上。
除了苦读那些圣贤书之外,他们已经是对世间其他的行当,产生不了一丝一毫的兴趣。
让他们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去钻研那些旁门左道,甚至是和那些粗鄙的泥腿子一起,琢磨如何才能让粮食产量更高,那绝对是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他们始终坚信,这世间最高贵的就是钻研孔孟之道,然后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庶民,从而留下一代贤相之名。
所以哪怕是当今的皇帝,不再看重圣贤们的道德文章,而是喜欢重用些精通奇技淫巧的奸佞之徒,也不能改变他们的志向。
这些举人老爷们依旧在苦苦的坚持着,大不了等考取功名之后,不留在这奸佞满堂的京师,而是前往南京去施展自己满腹的锦绣才华。
他们始终坚信,皇帝只是一时糊涂罢了,说不好过些年就会发现,只有他们这些道德君子,才是一个帝国统治的基石。
而且哪怕是皇帝不悔悟,呵呵,人终归是要死的,哪怕是他们也会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但有哪个皇帝能够长生不死?
只要等那新君即位,为了江山社稷稳固绝对会拨乱反正,让圣人的道统继续成为天下唯一的显学。
“陛下,锦衣卫和东厂已经协同五城兵马司,调集各部的精干之士做好了准备。·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那些参加完科举落榜后的举子,若是安分守己也就罢了,若是真敢聚众闹事的话,臣等会立即将其缉拿,绝不让其在京师造成动荡。”
锦衣卫同知李茂源在这些举人老爷们入京后,就开始马不停蹄的维持京师的治安稳定。
更是按照陈逸轩的吩咐,调集大量的精兵强将,准备应对那些落榜举人可能的聚众闹事。
这个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这一次若是名落孙山的话,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获得进士功名。
偏偏在士绅圈里面,彼此的出身决定着所处的地位,有着进士功名在身的话,无论是原本出身如何,都会成为无数人巴结的对象。
一旦他们赶不上这趟末班车,等科举考试被废除之后,他们再想要逆天改命,那只能是抛弃圣人之言,去和那些下里巴人搅和在一块。
“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真要是有人敢聚众闹事,那就直接抓起来送到奴隶营中劳作。
只要处置足够果决,别给他们蹬鼻子上脸的机会,这些废物们成不了什么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