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真是‘国之栋梁’啊!
“老国公,老国公,大事不好了,流寇,好多的流寇,最少也有十几万,现在他们已经距离南京不过三十余里,到明日怕是都要出现在城外了。¨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
朱国弻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带着几个秦淮河的名妓出城去踏青,结果却差点没能回来,南京附近居然有大批的流寇出现。
要不是他跑得快,如今就算是不被流寇宰了,也定然会成为其阶下囚,而那些娇滴滴的美人们,怕是逃不脱成为流寇玩物的命运。
至于原本要和他有段姻缘的秦淮八艳寇白门,因为陈逸轩的猎奇心理,早些年就弄到了京师,这些士绅权贵们是没有机会嚯嚯了。
不过这家伙也非特别的草包,最少他在发现流寇大军后虽说急着逃命,但还是命令随行的亲卫前去打探,看看流寇的大致兵马有多少。
只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他自己都如此的贪生怕死,手底下的人自然好不到哪去。
那些前去打探的亲卫,也只是看得出来这并非是流窜过来的小股流寇,而是能攻下南京城的流寇主力大军,至于具体的兵力有多少,他们只是靠脑补来完成。
可这么多的流寇,足够能打下来这南京城了,是不是还有没探查到的,对他来说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十几万的流寇兵马来袭?
这怎么可能,流寇的主力大军不是在凤阳吗?为何会突然出现在南京。”
听到朱国弻说流寇围城,魏国公徐弘基心中只觉得难以置信,这情况完全是不应该出现的啊!
上个月流寇攻破了凤阳,扬言要挖了老朱家的祖坟,为了不让祖先受到惊扰,唐王朱聿键立马是带着几万宗室大军北上。
按照往日里的战况,双方应该是在凤阳打的不可开交,流寇怎么可能会有兵力来威胁他们。
而且就算是流寇还有兵力,但南京外围可是有不少的卫所军,以及那些文臣搞出来的新军。
哪怕这些军队的战斗力既不如宗室大军,也比不上袁崇焕手底下的那支翻版戚家军,但至少不可能让流寇悄无声息的兵围南京啊!
“老公爷,此事虽说透着古怪,可却是千真万确,怕是用不了多久,流寇就要攻城了,您可要拿个主意出来啊!”
朱国弻虽说也想知道,为什么流寇大军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南京城外,但现在最紧要的,是怎么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_狐?恋`闻/血, *已/发′布`最\辛~蟑!结~
“徐谦,你带上府里的亲卫出城仔细探查,看看有多少流寇大军来犯。”
徐弘基相信朱国弻虽说愚蠢,可绝不敢拿这个给自己开玩笑,不过他觉得流寇未必有这么多,于是喊来府上的亲卫头领,让他带人前去探查虚实。
“抚宁侯,你随老夫一起去面见信王殿下。”
在徐谦离开以后,徐弘基沉思了片刻,对着看着惊魂未定的朱国弻说道。
这样天大的事情,怕是他这个魏国公也撑不下来,还是让那位信王殿下来主持大局吧!
“啊!老国公,咱们不应该先收拾下家当,趁着流寇还没有围城,找个地方去避一避吗?”
听到徐弘基说去找朱由检,朱国弻有些不情愿的说道。
他心里面可是很清楚,如今南京城里的真实情况,别看有近十万兵马,可都是些乌合之众罢了,根本没本事挡住流寇大军。
之所以没有直接带着家眷逃亡,而是来找这位老国公,无非是想朝廷追究的时候,能有一个高个子顶着。
“荒唐,先不说城外的流寇,是不是其主力,就算是,咱们也不能直接弃城而逃。
难不成你忘了,北边的那位陛下已经派遣大军准备南下,咱们要是这个节骨眼落下口实,恐怕不用流寇动刀,那位陛下就会将咱们千刀万剐。”
对于朱国弻的贪生怕死,徐弘基只觉得脑瓜子生疼,这个蠢货也不看看如今的情况,只想着逃跑保命。
可他也不想想,北边的那位皇帝陛下是什么人,至亲的堂兄弟临阵脱逃都被抓起来处以酷刑,他们这些勋贵若是犯在他手上,怕是会更加的凄惨。
至于他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年老成精的徐弘基也明白,无非是想要自己带这个头,但那位陛下可不会顾忌他徐弘基在江南之地的影响力,杀死来绝不会有丝毫犹豫。
所以他们现在只能是找朱由检这位南京留守,让皇帝的亲兄弟拿主意,到时候
哪怕是弃城而逃了,那位陛下才有可能放弃追究责任。¢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毕竟大明上下谁不知道,这位信王殿下在皇帝那里极为受宠,连南京都成了他事实上的封藩。
“什么,流寇大军居然距离南京不过三十余里,这如何可能?”
朱由检和徐弘基一样,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根本难以想象,要知道流寇大军东进好几年了,可在宗室大军的阻拦之下,从来没有能威胁到过南京。
由此可知,流寇在与宗室大军作战之时,双方基本上是不相上下,短时间内谁也拿不下谁。
况且在这次流寇攻破凤阳,扬言要挖了他们老朱家祖坟时,那些往日里不肯卖力,把精力都放在南边的君子贤达们,将其组建的几万新军派了过去,形势应该更好才对。
“殿下,流寇进犯的消息,是抚宁侯亲自探查出来的,那些流寇此次可谓是铺天盖地,最少也有十几万的兵马。”
徐弘基看到朱由检大惊失色的模样之后,心里面松了口气,没准这位信王殿下听到有如此多的贼寇,会选择其暂避锋芒。
反正朝廷的大军不日即将南下,流寇就算是占据了南京,也不可能挡得住皇家新军。
“这可如何是好,老国公,如今南京城内还有多少兵马,若是出城阻挡流寇的话,能有多大的胜算?”
朱由检听到有十几万流寇,心里面也是乱作一团,既为唐王朱聿键率领的宗室大军安危心忧,又担心南京城外的孝陵。
那可是朱元璋的陵墓,而且还是在他朱由检的眼皮子底下,若是被流寇给破坏了,那他岂不是成了老朱家的千古罪人。
“出城阻挡?
殿下,如今南京附近的兵马,加起来也不过几万人而已,还大多是不堪大用的卫所兵。
别说是出城阻挡流寇来袭,就算是靠他们据城而守,怕也是很难撑到援军赶来。”
听到朱由检还想着让军队将流寇拦在南京城外,徐弘基顿时想骂娘,这群乌合之众拉出去野战,怕是还没有碰上流寇就要崩盘。
“若是只凭孝陵卫的话,能抵挡流寇多久?”
朱由检听徐弘基这么说,也是觉得出城决战怕是不可行,只能把希望放在孝陵卫身上。
只要孝陵卫能撑上大半个月,皇兄的大军也赶过来了,到时候区区流寇不足挂齿。
“殿下,孝陵卫乃是南京附近少有的精锐,如今流寇大军来袭,想要守住城池的话,还是尽快将其调入城内。”
朱国弻一听这话,就知道这位信王殿下打的什么主意,他居然想把孝陵卫留在城外,给那位太祖皇帝守陵,这如何能行!
“孝陵卫本就是为了守护太祖安宁所设,自然是要以孝陵安危为先,这时候岂能将他们调入城内。”
朱由检对于朱国弻这么说,心里面可以说是极为的不满,自己要是在这个关键时刻,让孝陵卫入城协防,那往后的史书上面,将会如何评论自己这个不肖子孙。
“殿下所言极是,孝陵卫不光是不能调入城内,反而是要从城内选出一支精锐,前去巩固孝陵的防卫,若是惊扰了太祖爷,我等百死不能赎其罪啊!”
朱国弻刚想再说什么,就被徐弘基出言打断,然后狠狠地瞪了朱国弻一眼让他赶紧闭嘴。
“殿下与老国公说的是,是本侯有失考虑,孝陵卫万万不能调动,更是要抓紧时间增强才是。”
虽说搞不懂徐弘基这么说,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可朱国弻也知道自己只能表示赞同。
“还是老国公明事理,这南京城的防务本王就交给老国公您了,还望老国公尽快选拨精锐,巩固孝陵的防卫。
本王也会写奏疏,恳请皇兄让大军早日南下,就如今的形势,想来也不会谁敢有怨言。
老国公且放宽心,这次流寇虽说是来势汹汹,可他们比着当初的建奴还是差远了,当初本王能够守住遵化,如今也定能守住南京。”
对于这次危机,朱由检除了担忧孝陵的得失外,并没有太多担忧,凭借着南京这座大明第一坚城,累死那些流寇也攻之不破。
“殿下尽可放心,只要老臣还有一息尚存,绝不让流寇威胁到您的安危。”
看朱由检表现的这么有信心,徐弘基自然不会去打击他,说什么今时不同往日。
“老国公,流寇的兵力只会是比十几万人多,绝不会比十几万人少,凭借现在咱们手里的
兵马,想要守住南京绝无可能啊!”
出来后,早就一肚子疑惑的朱国弻对徐弘基问道。
“慌什么,信王殿下既然不肯暂避流寇锋芒,咱们自然是只能听令,难不成还要得罪他不成。”
徐弘基还指望靠着朱由检,在底下朝廷大军入驻后,能够保住他们魏国公一脉积累几百年的财富,自然要顺从他才行。
“可若是真这么做,南京只会更快的沦于流寇之手,到时候恐怕不用那位陛下清算,咱们就要丢掉性命。”
朱国弻也知道,他们底下想要平稳过渡,只能是靠着朱由检照拂,那样虽说是权利没有了,可好歹能够保住祖上留下的基业。
但现在城破已经是必然,他们若是不及时离开南京的话,定然会被那些流寇杀光全家。
“愚蠢,操江水师虽说是战力可有可无,但也能在关键时候带着咱们离开这南京城,流寇还能下水追咱们不成?”
徐弘基对于自己的安危,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担忧,流寇那边可是没有水师存在,他们大不了在城破之后从长江逃离。
只要他们带上朱由检一起逃,到时候就算那位皇帝陛下想要追究,也会看在自己弟弟的面子上,高高举起,轻轻的放下。
“老国公高见,对了,咱们要不要和那些个文臣通通气?”
朱国弻听到徐弘基这么说,心也是放到了肚子里,只要这位老国公不是准备与南京城共存亡就行。
“不用,他们这些人食古不化,为了所谓的圣人道统,注定要和那位陛下站到对立面,咱们没必要被他们牵连。”
徐弘基想了想后,还是决定抛弃这个往日的盟友,毕竟京师里的那位皇帝陛下已经占尽优势,那些文官集团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都听老国公的安排——”
朱国弻一想也是,如今这个紧要关头,没必要再和文官集团有牵扯,他们和自己这些人不同,注定是要被皇帝清算的。
朱由检也就是不知道,这些被他寄予厚望的国之栋梁,已经在心里打定主意,事情稍有不对就渡江而走,否则绝不会有那么大的信心,能够守住这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