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38东亭晚风

第426章 可能会提前来

 “等把村里的路修好,再修一下通往县城的路,反正也不远。等到这段路修完,可以再修几条大路,把各乡镇都连起来,等42年小鬼子来得时候,就能提高部队的机动性!

 不过修路难免要征用大量的农田,花钱倒是其次,只是在那个年代,占用田地修路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就算是花钱买,那些农户搞不好也会跟你拼命。

 唉,算了,到时候再说吧,还是先把经济产业搞起来再说。按道理,只要能大幅度提高收入,不管是拆迁还是移民,都应该愿意的才是。

 等等,若是我们的各项产业出现巨大发展,尤其是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不会引来日军的目光啊?毕竟杭嘉湖离这可并不远!”

 想到这,卢嘉帅心中不免又担忧了起来。在他的印象中,侵华日军在后期出现了严重的粮食短缺,甚至向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大量出售自己的武器装备,只为换取粮食。若是让他们知道,这边有大量的粮食供应,只怕会提前向浙中地区进攻。

 卢嘉帅心中不安,于是上网查了一下民国时期和现代的粮食产量。

 “抗战前水稻平均亩产只有300斤,高粱平均180斤,大豆小麦130斤,只有红薯产量破千,达到1400斤。抗战时期产量更是锐减,水稻只剩200斤,大豆小麦跌破百斤,就连红薯都减产到了1千斤上下!

 而现代,作为主粮的水稻小麦,很多地方轻轻松松破千斤,是那时候的三倍多!这个差距,真的是太大了!多亏了以袁公为代表的农技专家们,要不然我们现在哪有这么多粮食。”

 接着,卢嘉帅又查了一下,日军是什么时候出现粮食短缺,以及如何搜刮老百姓粮食的。

 “麻的!1939年日本国内就发布了《强制收购米粮令》,也就是说,太公他们现在,日本的粮食供应就已经开始紧张了。

 而在中国占领区,从七七事变就开始到处抢;各地伪政权建立后,直接开始了系统化的掠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