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给我来瓶鹤顶红(第2页)

 

我还想喝呢!

 

“什么病!”

 

“嗓子疼。”

 

“灵儿!蒲地蓝!”

 

......

 

病人:“糯米和肉松!”

 

楚天青:“端午节还没到,说症状!”

 

病人:“皮痒,起疹子。”

 

楚天青:“灵儿!糠酸莫米松!”

 

.....

 

病人:“我要一个阿弥陀佛止咳药。”

 

楚天青:“......灵儿,京都念慈庵!”

 

.....

 

病人:“楚公子,我要那个水性杨花膏。”

 

楚天青:“灵儿,水杨酸软膏!”

 

.....

 

病人:“楚公子.....额....我忘了要拿什么药了。”

 

楚天青:“说吧,你只要说两个字,我就能猜....知道。”

 

病人:“哦哦,胶.....囊”

 

楚天青:“.......”

 

诊你妹啊!

 

楚天青已经想掀桌子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药名记忆法?

 

青蛙、蛤蟆也就算了,现在连

 

"胶囊

 

"都能当关键词了?

 

药名就这么难记吗?

 

实在不行,你们拿着药盒过来也算一回啊!

 

这看个病又吓人,又懵逼的。

 

“就是清热解毒的那个。”病人突然想了起来。

 

“灵儿,牛黄解毒胶囊。”

 

......

 

院中病人来往不绝,在这其中,孙思邈站坐在一旁,静静地注视着正在看诊的楚天青,眼中尽是欣慰之色

 

天色微明时,孙思邈便已起身。

 

他便背着药篓出了城门,本想去城外看看有没有草药能够采一些。

 

但行至半路,却见三三两两的百姓都往陶柳村方向赶。

 

好奇之下,他拦了一个村民询问,得知了楚天青今日在家中义诊。

 

听到这话,孙思邈也是想起了之前在集市上遇到的那个年轻大夫,想起当日那精妙的

 

"逆气推宫手

 

",他顿时改了主意,随着人流往陶柳村走去。

 

到了楚天青的小院,他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静静观察起来。

 

虽然楚天青的很多现代的医学术语孙思邈听不大懂,但在他跟病人解释病症的时候,各种原理却也让孙思邈暗自点头。

 

就像此时,楚天青正为一名老者问诊。

 

“您这症状是支气管炎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