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哪里的天才?(第2页)
“臣也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才构想,三个衙门互相配合,堪称完美啊!”
徐达低着头,嘴角抽搐着,继续配合着演戏。
“臣也觉得可行。”
老学究宋濂也是点了点头,表示可行。
“很好!既然如此,那即日起,宋濂撤去翰林院学士、国子司业、太子太傅等职衔,入内阁,担任内阁首辅一职。”
“李善长入内阁,担任内阁次辅一职。”
“徐达入内阁,担任内阁阁老。”
“内阁即刻起,正式成立。”
“至于司礼监,暂由太子朱标主管。”
“日后若有紧急突发事件,再行成立军机处。”
见三个人都觉得可行,朱元璋当即宣布,先前跟朱标商量好的方案来。
按照李平安的方针,入内阁的人,必须辞掉所有外朝的职务。
但朱元璋并未彻底遵循,毕竟现在徐达担任的军中职务,一时半会实在找不到替代的人。
至于宋濂,在外朝本来就没担任什么职务,只有一些头衔罢了。
而李善长,原本是更加适合当这个内阁首辅的。
只不过因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加上胡惟庸案的影响,朱元璋却是故意把内阁首辅给了宋濂,次辅给了李善长。
也是因为李善长的存在,朱元璋又故意把徐达叫上,让他也加入了内阁。
毕竟李善长在朝中的影响力极大,徐达可以平衡一下李善长的影响力。
现在的大明没什么突发事件,所以暂时不用成立军机处,徐达加入内阁,还能防止文官一家独大。
而司礼监暂时让太子朱标来主管,那是因为明初的宦官,基本都是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
还需要慢慢的培养,选拔。
对此,朱元璋已经让朱标去负责了。
甚至朱元璋跟朱标已经看到一个合适的苗子了。
那个小宦官本来是准备送去燕王朱棣那里的,叫马三宝,为人十分机灵,且十分聪明。
朱元璋直接赐名郑和,让朱标找人教他读书识字去了。
太子朱标此后再也不用亲自处理堆积如山的朝政了,只需要看看内阁呈递上来的奏折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