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72章 爹你说啥(第3页)

 “种地这些事情就让地方衙门干就好了。”

 “我朱棣堂堂大明燕王,天家贵胄凤子龙孙。我怎么能去种地呢?”

 这个时候的朱棣还不是那个五征大漠开创永乐盛世的皇帝,也不是那个深沉内敛可以装疯卖傻的燕王。

 他现在只是一个意气风发鲜衣怒马而又略带痞气的热血青年。

 最大的梦想就是像卫青霍去病、徐达常遇春那样暴揍鞑子。

 封狼居胥,勒石燕山!

 让大明的荣光威加海内。

 可是现在父皇居然让自己去种地?

 这还能干?

 自己一个统兵十万阵斩四方的实权藩王,居然还要挽起裤腿去种地?

 那出去还不叫人笑掉大牙?

 自己以后还怎么带兵打仗?

 “老四,咱也是没有办法啊。只能让你来牵头了。”

 朱元璋也无可奈何地说道。

 他建立大明之后,废除了蒙元地方行中书省制度,改各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主官为布政使,主管一省的民生和经济。

 但是为了出于平衡的角度考虑,朱元璋又在各省平行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两个衙门。

 这两个衙门的主管是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分别负责一省的司法监察和军事治安。

 但是各省三权分立之后,朱元璋觉得布政使的权力还是太大,就把布政使一切两半,分成左右布政使。

 结果这就照成了大明每个省都有三套独立行政班子,四个互不统属的最高领导。

 虽然保证了各省不会犯上作乱,但是办事效率大为降低。

 就拿推广土豆、红薯和玉米这三大农作物来说。

 这本来应该是承宣布政使司的活儿。

 但是各省卫所的耕田归都指挥使司所有,各驿站所属的土地又归提刑按察使司掌管。

 这就离不开都指挥使和按察使的全力配合。

 再加上左右两个布政使!

 大家都是一把手,凭什么我要听你的?

 这要是打起嘴炮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办正事。

 如果各省遇到什么需要三大衙门联合行动的重大事情,朝廷一般会安排个总负责人来出面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