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钞能力(第2页)
当初刘皇叔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还要三顾茅庐?
如今李先生这种世外高人指出咱朱棣的不是,那还是个事儿?
谁要是不服气,也给本王换个血试试?
“好!既然你这么虚心求教,那我就指点你一二。”
“免得世人说我李平安空有虚名,让你朱燕白叫一声先生!”
李平安走到墙边,将手往外一伸。
李如同立刻将饱蘸墨汁的毛笔递了过去,
“你们以为我大明天兵面对的只有北元、高丽东西两班和辽东诸部四个势力,那你们就错了!”
“其实我大明面对的是北元天元汗、太师纳哈出、兀良哈三部、高丽东西两班和辽东诸部五个对手!”
“所以说你们的出发点就错了!”
李平安一边说,一边用毛笔在墙上写下了这五个势力的名字!
懵了!
彻底懵了!
所有人都彻底懵逼了!
李小子/李兄/李先生他到底在搞什么?
怎么一下跑出来五个势力?
那北元天元汗和太师纳哈出、兀良哈三部不是一回事吗?
怎么到了你这里就一下分成三个了?
还有,你是不是还少标了一个札剌亦儿部?
看着朱元璋和朱标、朱棣等人的表情,李平安就知道他们完全没有跟上自己的思路,已经彻底掉队了!
李平安不仅在心里感慨一声!
原来曲高和寡就是这个样子啊!
“首先,你们要搞清天元汗为什么派太师纳哈出去攻打辽东,而不是其他人。”
“那还不是因为纳哈出官大吗?不派太师,难道派个小兵吗?”
“这个纳哈出咱老汉以前也打过交到,确实是个劲敌,不可等闲视之!”
“想必天元汗也是这么考虑的。”
“……”
李平安话一出口,众人就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可惜,一个也没有答到点子上!
“肤浅!太肤浅了!你们说的那些只是表面原因。”
“天元汗派遣纳哈出去攻打我辽东守军的根本原因,就是想借我明军的手来要纳哈出的命!”
“不论谁胜谁败,他都是最大的赢家!”
“最好我大明和纳哈出拼个两败俱伤,他天元汗好坐收渔翁之利!”
李平安一边说,一边在天元汗的名字旁标注了「阴谋家」三个大字!
“不可能吧!这纳哈出好歹也是北元的一员大将。天元汗这么做,不是自断一臂吗?”
朱元璋惊讶地问道。
洪武三年,他和当时还不是太师的纳哈出交过手。
虽然纳哈出最终落败,但是他在战场上当表现还是给朱元璋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对啊!北元现在才有几个鸟人,鞑子皇帝这么做,不是自寻死路吗?”
“李兄,如果天元汗想要纳哈出的命,也没必要让自己手下的十万大军来做陪葬吧?他鞑子现在总共才有多少人。”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俺老蓝敢说,只有傻子才能干出这么缺心眼的事来!”
“……”
所有人全都表示反对,认为李平安这个解释太牵强,太不靠谱了。
“呵呵!”
“你们之所以这么说,是你们不了解北元的形式,也不了解天元汗这儿鞑子皇帝的苦衷啊!”
李平安拿起笔,顷刻之间,就在墙上画了一张北元形势图。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北元东抵大海,西邻东察哈尔汗国,南靠大明,往北一直延伸到了瀚海。
几乎囊括了整个北亚,地盘极其广大。
所有人看到北元的地图之后,都涌现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感觉。
朱元璋更是觉得自己痛打落水狗这个工作还是做得不够啊!
看来光打痛没用,还要打残,最好一棒子打死!
紧接着,李平安又在北元的地图上画了两条直线,将北元从东到西分成了三大块。
“成吉思汗时期,将本部一分为三。除了哈拉和林最为大蒙元帝国的汗庭所在,由成吉思汗直管以外,其他两个地方分为左右两翼交由开国四杰中的木华黎和博尔术代管。”
“其中博尔术为右翼万户长,代管从汗庭到阿尔泰山的地盘。”
“木华黎为左翼万户长,代管从汗庭到东边大海的广大地区。”
“其中木华黎的后人就是现在的札剌亦儿部!”
李平安对着众人解释道。
“原来如此啊!”
“木华黎真是奇男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