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36章 恶心(第3页)

 “一旦我大明实力下降,他们必然会南下寇边。”

 “所以我们要遏制那些实力强大的部落,扶持弱小的部落。”

 “让他们之间的实力达到一种平衡,彼此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这样只要我大明稍稍调拨,他们必然会发生内乱。我大明才能更好地驱使他们。” “到那时我大明的态度就能决定他们一个部落的存亡。”

 “你说他们敢不听我大明的话?”

 “这一点上,当今圣上是个中高手。”

 “小朱你有机会不会学习一下。”

 不容易!

 李小子的狗嘴终于吐出象牙了!

 听到李平安夸自己是权术高手,朱元璋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胡子。

 大部分人对朱元璋的印象还停留在杀伐果断,冷酷无情上面。

 仿佛洪武大帝就是个莽夫,只会一言不合就杀你全家。

 其实明太祖是一个极其精通权术的政.治高手。

 平衡各方势力是他的拿手绝活!

 历史上的朵颜三卫,一开始实力最强的是泰宁卫翁牛特部,第二是福余卫乌齐叶特部。

 兀良哈部的朵颜卫只能垫底。

 可是洪武大帝对这三卫的态度却是拉一个打一个放任不管一个。

 对实力弱小的朵颜卫拼命扶持,对于最为强大的泰宁卫却百般打压。

 至于福余卫,只是例行公事外加挑拨离间,防止它站队就行了。

 在洪武大帝的制衡之下,朵颜卫和泰宁卫直接实力对调。

 朵颜三卫甚至成了这三个部落的统称。

 到了永乐大帝后期,明成祖准备改变政策,扶植泰宁卫,压制朵颜卫。

 可惜天不假年,朱棣驾崩,这个制衡的政策也没有执行下去。

 最终导致朵颜卫一家独大,吞并了其他两卫,取代札剌亦儿部成为辽东一带最大的蒙元势力!

 最终叛出大明。

 “李先生,既然请客和走狗的对象确定了。那斩首的对象必然是高丽东西两班和辽东诸部异族。”

 “可是西班新投靠了我大明,此时正帮着镇压叛乱的东班势力。”

 “辽东诸部异族更是太过零散不好剿灭。”

 “李先生为何要把这三方势力统统作为斩首对象呢?

 朱棣不解地问道。

 不仅是他,就连其他人都是这么想的。

 东班这帮人不识时务,居然敢勾结北元鞑子反抗大明。

 死也就死了吧。

 可是高丽西班和辽东诸部你就算不拉拢,也罪不至处死吧!

 如果把辽东诸部都逼反了。

 那辽东的明军啥也不用干了,每天就钻老林子和这帮野人捉迷藏了。

 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这你们就错了。”

 “李成桂这帮西班大臣,看上去站在我大明这边,努力镇压东班叛乱。”

 “实际上首鼠两端,虚伪至极!”

 “北元太师还没有杀到铁岭,鸭绿江一线仍在我辽东边军的控制之中。”

 “凭借西班大臣手上的武力,东班这帮跳梁小丑旦夕可平!”

 “可是这些人都在观望。想看看我大明和北元谁胜谁负。”

 “我大明胜,则高丽三日可平!”

 “北元胜,则东班重新掌权,西班随俯首称臣但不会失了富贵。”

 “说白了,这些高丽人就是谁赢,他们帮谁。”

 “所以这些三心二意的鼠辈,不杀了难道还留着过年吗?”

 “不仅东班大臣要一个不留,就连那西班大臣也要杀死大半!”

 “只有杀得他们胆战心惊,听到我大明的名字就魂不附体,才能算完!”

 李平安一口把他对高丽的谋划说了出来。

 高丽半岛位于华夏大陆的前突地带,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明末毛文龙占领高丽皮岛时,只几千人就牵制八旗大军不敢南下。

 后世的倭寇也曾经说过:

 “预占华夏,必占满洲!”

 “预占满洲,必占高丽!”

 由此可见其高丽的重要性。

 但是反过来,如果彻底占领了高丽,那么大明不仅在辽东有了一块稳定的大后方,而且还多了一块进军倭岛的跳板。

 虽然历史上的高丽表现得很忠心。

 但是再忠心,也不如自己人忠心啊!

 所以李平安觉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一鼓作气灭了高丽。

 省得后世那帮棒子今天剽窃汉服,明天端午节申遗。

 四处恶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