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大案
“那沈万三真的愿意用二十万两白银再加两个松江府的庄子来换李小子手里的记账方法?”
皇宫之内,朱元璋听了蒋瓛的禀报之后,颇感兴趣地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李公子才智过人,转手就坑了那沈万三一波。让他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实在是大快人心!”
在洪武大帝面前,蒋瓛完全没有了锦衣卫都指挥使的威风,卑躬屈膝一脸谄媚。。
“哼!这帮奸商,就该好好治一治他们!”
“李小子这么做,真是替朕出了一口当初被奸商欺负的恶气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心情颇为轻松。
这几天他和太子以及军机处的一帮人因为辽东平叛的事忙得不可开交。
这还是他这几天第一次这么放松。
“对了,李小子说的那个什么借贷记账法你还记得吗?”
朱元璋看似随意地问了蒋瓛一句。
虽然看不起沈万三这样的商人,但是朱元璋对他们做生意的本事还是十分认可的。
如今户部使用的龙门记账法,就是沈万三发明的,比以前的记账方法要严谨得多。
但是即便如此,也会出现账目不清的情况。
本来二十万大军开拔就是一件极其繁琐复杂的事情,偏偏户部的账本出了乱子,一时没法筹措足够的粮草和军饷。
无奈之下,洪武大帝只好发布圣旨,直接从内帑和皇庄调拨银两和粮草弥补户部的缺口。
同时命令户部抓紧时间整理账目帐,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既然沈万三这个奸商都承认李小子的借贷记账法要远远好于龙门帐,那咱老汉倒要看一看了。
说不定可以把户部的这笔烂账给搞清楚。
“陛下,这就是李公子所说的借贷记账法。”
蒋瓛将一份书写工整的手稿交到了魏公公手里。
身为一名合格的锦衣卫头子,博闻强记和心思灵活缺一不可。
虽然蒋瓛也没有听懂借贷记账法如何使用。
但是凭借强悍的记忆力,蒋瓛居然把这个李平安说的话一字不落全部全部记了下来,整理抄录之后以备不时之需。
没想到居然还真得排上用处了。
从魏公公手里接过手稿,朱元璋只是扫了几眼,就立刻皱起了眉头。
这个借贷记账法……
咱老汉居然一点也看不懂?
这不是扯呢吗?
洪武大帝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当初在红巾军中,最初的职务也是主管后勤的一名小官。
所以对于各类账薄十分熟悉。
即便是沈万三发明的龙门记账法,朱元璋看完也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可是李小子的这个借贷记账法明显太过深奥,自己居然一下没有看懂。
算了算了,还是让秀英妹子来吧!
她在这方面可是比咱老朱强得多了!
…
蒋瓛告退之后,朱元璋拿着李平安的借贷记账法走入了皇后寝宫。
寝宫之内,摆满了户部的鱼鳞黄册。
马娘娘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拿着扒拉着算盘,正和眼前一大堆账本较劲。
马娘娘的数学天赋极高,在红巾军的时候,就曾替自己的义父郭子兴管理过军中的粮草后勤。
只不过后来嫁给了朱元璋,再加上李善长和李善长这帮文臣的加入,马娘娘才退居幕后。
不过这么多年记账的本事也没有落下。
看到朱元璋为了户部的乱账发愁,就主动要求分担一部分。
没想到户部的账实在是太乱了。
马娘娘整理了好几天,都没有整理出一个头绪来。
“重八啊!我这里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等我整理得差不过了,自然会派人通知你的。”
一听脚步声,马娘娘就知道是朱元璋过来了,头也不抬地和他说道。
“咱说妹子啊,你也先歇会儿,别把自己累着。”
“几日不见,李小子又搞了个新的记账方法。那个叫沈万三的商人看了都说好。”
“咱给你带过来给你看看。”
“妹子你看看这个记账法能不能把户部这堆乱账给整理出来。”
朱元璋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借贷记账法递到了马娘娘面前。
“哦?”
“小李兄又捣鼓出新玩意儿了?”
“咱大明缺什么,他就发明什么?”
“小李兄真是咱大明贵人啊!”
马娘娘笑着接过了借贷记账法,只看了几页就赞不绝口!
借贷记账法起源于一百年后的水城威尼斯。
经过六百年的不断完善,已经非常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