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劳永逸(第2页)
她现在特别喜欢看李小子高谈阔论的样子!
“其实我觉得朝廷给辽东三部也不用考虑那么复杂。”
“别的卫所怎么取,辽东三部就怎么取。”
李平安点头说道。
大明朝廷给卫所命名的方法十分简单,大都是在什么地方就叫什么卫。比如天津卫、威海卫。
如果这个地方非常重要,又好几个卫所的话,就会按照卫所之间的相对位置,用前后左右中来加以区别。
比如西安中卫、西安前卫、西安右卫这些。
假如这个卫所还有特定的功能,比如以屯田或牧马为主,就会在卫所名字的里面加上它的主要作用。
比如宁夏左屯卫、宁夏右屯卫、安东群牧千户所、甘州群牧千户所。
总之,大明卫所的名字就像洪武大帝的为人一样,从里到外都透露着一股农民般的朴实感,简单实用,让人一眼就知道这个卫所是干啥的。
绝对不会起一些文绉绉的名气,看着花里胡哨,实则狗屁不通!
“老朱头,辽东地图你带来吗?”
李平安向站在一旁的朱元璋问道。
“带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辽东地图。
李平安看了一下,对众人说道:
“兀良哈部的主要牧场在屈裂儿河上游和朵颜山一带,就叫朵颜卫。”
“乌齐叶特部的牧场在嫩江和福余河流域,就叫福余卫好了。”
“至于翁牛特部嘛……”
“他们部落主要集中在泰宁一带,就管他们叫泰宁卫好了。”
李善长听了李平安的话后,笑着说道:“这种叫法的确是我大明命名卫所的方法。李小子真是深得朝廷的精髓。”
“不过这么弄的话,翁牛特部的牧场恐怕就有点小了。”
“三万多人加上牲口全部集中在泰宁一带,恐怕不太好管理。”
徐达看了一眼地图,皱着眉头说道。
“徐叔叔,翁牛特部虽然不好管理,但是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的台吉肯定十分高兴。”
太子朱标微笑着说道。
翁牛特部、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分别是成吉思汗三弟诺楚因、二弟拙赤合撒儿和最小的弟弟帖木哥斡赤斤的后裔。
不过和其他两部不同的是,翁牛特部还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上古游牧民族东胡的后裔。
正是因为这些东胡后裔的加入,翁牛特部才成为辽东三部中最大的一个。
人口占了三部总人口的六成!
这么多的人在加上他们放牧的牛羊马驼,翁牛特部的牧场自然不可能局限在老巢泰宁一带。
大概还有一万余人进入了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的牧场。
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虽然不满,但是碍于翁牛特部实力强悍,他们两个也只能忍气吞声吃了这个哑巴亏。
不过现在既然朝廷以牧场地点来命名辽东三部。
那么三部的人马自然各回各地。
这样一来,虽然翁牛特部的牧场略显拥挤,但是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的台吉却能松了一口气。
以后终于不用为了两部牧民争夺水源草场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发愁了。
“这算什么?”
“本公子有一个方法,可以一举两得。”
“即解决了翁牛特部牧场太小的问题,又解决了他们同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牧民冲突的问题。”
李平安笑着说道。
“李小子,还有这好事?”
“你怕不是说大话糊弄咱老汉吧?”
朱元璋摇着头说道。
大部落欺凌小部落,越界放牧。
这在大漠草原简直是太常见了。
蒙元的历代皇帝和可汗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你一个小娃娃就能解决?
咱老汉问你,是不是你异想天开吹牛皮。
在咱老朱姑娘面前故意表现?
不只是朱元璋,其他人也是觉得李平安的话说得太大了。
“呵呵!”
见众人不相信自己说的话,李平安也没有辩解,指着地图说:
“既然辽东三部要按照我大明卫所的方法进行改编,那就不能在按照他们哒子部落的属人原则进行编制,而应该按照我大明卫所的属地原则进行编制。”
“游牧在朵颜山和福余河的翁牛特部牧民就不必回泰宁了,就近编入朵颜、福余两卫,由兀良哈部和乌齐叶特部的台吉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