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76章 谁信谁脑残!(第3页)

 全没有刚才半点尊师重道的样子。

 开什么玩笑?

 陛下都亲自下场开怼了。

 老夫也不能不紧跟啊!

 吾爱吾师,但是吾更爱真理。

 但是比起真理,吾更爱吾的性命啊!

 “真的吗?”

 “原来当今圣上对弊政懒政的官员处罚真这么轻吗?”

 “那你们谁能给本公子解释一下,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是怎么回事?”

 李平安看着众人,缓缓问道。

 “这个…”

 所有人立刻哑口无言。

 这打脸位面也太快了。

 而且又准又狠,让人全无招架之力啊!

 古代各地官府到了年底都要派官吏,带着自己的鱼鳞黄册去户部和主管自己的清吏司核对账目。

 只有核算无误,户部才会审批该地下一年的财政计划。

 但是古代的交通条件可想而知,那是相当地恶劣!

 各地官员需要跋山涉水,长途跋涉才能抵达金陵。

 像江西、浙江、山东这些紧挨直隶的省份还好些。

 提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出发就可以了。

 那些云贵四川或者两广陕甘的偏远州县就倒了霉。

 这些州县大多在深山之中,路途遥远不说,交通也极其不便。

 别说去金陵了,就是去一趟省会,都要翻越大山,费老鼻子劲了!

 像这些地方的官吏,往往需要提前两到三个月出发前往金鳞。

 但是核销工作极其严谨,一个数字都不行!

 修改之后,还要回到当地重新加盖公章来户部核销。

 这样一来一回,小半年的时间就耽误在路上了。

 多错几次,一整年的时间都不够用。

 按照朝廷的规矩,前帐不清后账不借。

 上一年的账目核算不清,是不会给你拨下一年的粮饷的。

 那一衙门的人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这还了得?

 光干活不给钱,你还让不让人活了?

 不少脾气暴躁的地方官员,都能当场和户部的官吏打起来!

 所以就有心思灵敏的官员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在空白公文上加盖公章!

 因为纸笔都是现成的,在户部就可以当场修改。

 时间主要就是耽误在回去盖章的路上了。

 所以这些地方官府的官吏直接拿了盖着公章的空白公文到户部销账,有什么错的地方,直接在空白公文上改就完了。

 方便又简单!

 即节省了地方官员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又免除了户部官吏和他们当堂武斗的可能。

 两全其美。

 多好!

 所以带空印公文去户部销账,就成了大明上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大家都知道这么做有违洪武大帝制定的《大明律》和《明大诰》,但是大家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它的存在!

 但很不幸,这个事情终究还是被明太祖给发现了。

 洪武大帝震怒!

 居然有人敢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搞鬼?

 这还了得?

 这不仅违反了《明大诰》规定的工作流程,触犯了《大明律》的相关规定,更重要的是这就涉及到公器私用了!

 朝廷的章你们想怎么用怎么用?

 反了你们了!

 这分明就是藐视朝廷和朕的权威啊!

 这还有杀好说的?

 统统都给咱拉去砍头!

 结果各地州县府衙掌印主官统统被杀掉示众。

 副手打一百大板发配流放,充军戍边。

 各地负责监管的官员降级罚俸,十年不得升职。

 本来只是因为客观条件所限(交通),官员们为了自己方便,采取了一些不合规手段,结果被洪武大帝无限拔高。

 造成了轰动一时的洪武四 da案——空印案。

 其实空印案说白了就是官员们碍于当时的条件想图个方便偷个懒。

 但是谁也没想到会造成一万多官员被杀,数万官员被流放的严重后果。

 李平安那个倒霉亲戚方孝孺的爹方克勤,也是在空印案里稀里糊涂丢了脑袋。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哪个官员对待自己的工作都是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纰漏,撞到洪武大帝的枪口上。

 如果谁现在赶在这些官员面前告诉他们,即便完不成朝廷的目标,违反朝廷的规定,他们受到的处罚也只不过是申饬罚俸那么简单。

 那准保要挨揍的。

 给洪武大帝打工,一不小心是会掉脑袋的。

 这是血淋淋的教训。

 洪武大帝绝不杀人?

 你这是在这儿搁我扯犊子呢? 谁信谁脑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