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86章 怎么下手(第2页)

 但是税收轻了,哪怕没有税收,那商人该涨价还是要涨价的!

 大明三十税一的税负可以说是极低了。

 但是明朝进入小冰河期以后,那些粮商大肆囤积粮食,坐等米面涨价,方便他们盘剥百姓,兼并土地。

 那个时候,这些人可曾想到大明收这么低的税是为了让他们可以便宜卖东西给老百姓?

 在资本眼里,良心算什么?

 挣钱才是王道!

 听李平安这么说,李善长在心里点了点头。

 陛下对商人的逐利之心还是有所低估啊!

 “可是李小子,历朝历代想要恢复国力民生,都要轻徭薄赋。”

 “让百姓少受点盘剥,可以安心居家过日子。”

 “为了这个,当今圣上连丁税都取消了。*如.闻_枉_ ^冕¢废.越^读+”

 “为何到了你这里要反其道而行之?”

 李善长反问道。

 大明三十税一的政策,就是他当宰相的时候和朱元璋一起敲定的。

 如果听了李平安的话,那岂不是连他李善长的脸也打了?

 再说,当初定这个税率可是有成功的案例的。

 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莫不如是。

 事实证明,低税收确实能让一个朝代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实现国富民强!

 “呵呵!”

 李善长话音刚落,一句令他毛骨悚然的笑声从他身后传来。

 他知道,自己这是被嘲讽了!

 “老李头啊老李头!”

 “你这真是一叶遮目不见森林啊!”

 “你光是看见了轻徭薄赋的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

 “那隋朝的开皇盛世和唐朝的开元盛世都被你吃了?

 “更别说不论南宋北宋,都是凭借这高税收支撑着国家的运转。”

 “但是也没见大怂的老百姓叫苦连天啊!”

 李平安冷笑着说道。

 “这个……”

 听李平安这么说,李善长顿时傻了!

 自己怎么把这茬儿给忘了啊!

 隋文帝杨坚创立隋朝以后,一反每个朝代初期都要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做法。

 不仅积极查处那些被世家门阀隐匿的土地和人口,还对他们课以重税。

 结果隋朝不仅没有因为这个乱掉,反而在短短十几年里发展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最著名的几个盛世之一!

 不仅人口得到了极大的增加,其储备的粮食直到唐初都没有吃完。

 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也是如此。

 李隆基登基之后,立刻对世家门阀课以重税。

 结果唐朝不仅没有垮掉,反而被他开创了开元盛世。

 不仅粮仓里的粮食因为长久不吃发霉变质,甚至储存在国库里的铜钱,都因为绳子沤烂散落一地。

 宋朝就更别提了。

 堪称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全民经商的朝代。

 大怂也凭借着商税,硬是在四处给别人纳贡赔钱的情况下挺到了崖山之役。

 “怎么样?”

 “没话说了吧?”

 李平安看着李善长的样子微微一笑。

 在本公子面前显摆历史?

 瞧把你给能的!

 朱元璋也老脸一红。

 李小子这波可是连老李带咱老朱的脸都一起打了啊!

 “可是李小子,为何同样是征税。有的轻徭薄赋,有的课以重税。但是都开创了一代盛世呢?”

 这下连李善长这个大明第一智者都糊涂了!

 尤其是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三者相隔并不远。

 采取的措施却截然不同。

 但是都使得自己国富民强。

 这究竟是为什么啥啊?

 “很简单,因为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税收措施自然就不一样了啊!”

 李平安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慢悠悠地说道。

 “李小子,那你倒是说一下里面的原因啊。”

 蓝玉在一旁催促道。

 倒不是他想了解这里面的规律。

 只是作为一个急性子,蓝玉天生看不惯李平安慢悠悠的样子。

 “好!既然如此,那本公子就给你们详细解释一下。”

 好了!

 又到了本公子的装逼时刻了!

 李平安大步走到了院墙前,朝着朱元璋伸了伸手。

 朱元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李小子这是让自己给他磨墨啊!

 嘿!

 这小子还真是越来越过分了!

 居然蹬鼻子上脸,让然咱老汉给他磨墨?

 这不是反了天了吗?

 可是自己偏偏还想听一下李小子的道理,要不…

 朱元璋扭过头看了一眼身边的李善长和李善长:要不你俩谁去给李小子磨一下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