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03章害我

 “哦?常老大,你有什么想说的?”

 “但说无妨!”

 李平安也十分好奇常茂想要说些什么。_晓¢税,C^m*s? !埂\新?醉/全+

 “李先生,俺是这么想的。”

 “这老百姓大多不识字。就算是把判例写出来,大多数人也看不懂。”

 “你看能不能让人把案件的发生经过和最后的结果让人给画出来?”

 “这样就算是人们不识字儿,看一看画儿也能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先生,你看俺常老大这个注意怎么样?”

 常茂一脸忐忑地问道。

 这要是给那些桃色案件配上写实图画……

 那效果——

 砸砸砸……

 想想都上头啊!

 蓝玉和常茂虽然外表粗犷,但是都非常有爱心。

 他们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定期救济一下失足妇女。

 所以李平安刚一提到引用判例,两个 isp就第一时间想到了那方面的事情。

 “不错!不错!”

 “常老大你有进步啊!都会主动思考了。”

 “你的建议很好,的确要配上图,让那些不识字的百姓也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

 李平安拍着常茂的肩膀鼓励道。

 本来这个逼是他自己准备装的。

 没想到被常茂这个粗人给提前想到了。

 不过能看到常茂的进步,李平安也感到十分欣慰。

 “常公子果然了得啊!老夫都没有想到。”

 “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啊!李大爷以前小看你了。没想到你小子脑子还挺灵活的。比我家那小子强!”

 “那可不是!李老哥你也不看看他老子是谁?他舅舅是谁?”

 “……”

 其他人也纷纷交口陈赞。

 还有些心思活泛的,已经联想到能不能用小曲以及戏剧等形式来进行普法活动。

 朱元璋更是第一时间想到了自己老家的凤阳花鼓!

 这玩意儿极其普及。

 而且曲调都是固定的,只要稍微改改词儿,立马就能推行。

 “谢谢诸位叔伯的夸奖!”

 “按照俺常老大的想法,李先生这画画得就挺不错。

 “不如让李先生来……”

 常茂长这么大,还没被这些长辈这么夸奖过。

 一时之间有些热血上头,居然想提议让李平安来代笔。

 反正李先生喜欢画小妞嘛!

 没看见他自己就在自己屋里画了十二个小妞?

 这不正合适!

 好在蓝玉还保持清醒,关键时刻直接捂住了常茂的嘴。

 开什么玩笑?

 你不知道这个李小子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让他给你画春宫……

 被陛下知道了你的小心思,不死也要扒层皮!

 俺可不想让俺姐守寡以后再丧子。

 “好!好啊!”

 “这样一来,我大明就可以彻底普及律法了。”

 “所有人都知法懂法,想必无心作恶的人会少很多。”

 一时之间,朱元璋老怀大慰,觉得李小子这里确实没有白来。

 “嗯……”

 “老朱头,这还不够啊!”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朱元璋顿时眉头一皱。

 不用问,肯定是李小子那个小混球。

 李小子,没看见咱老汉正高兴着呢。

 你能不能别给咱添堵?

 不就是砸了你家门,毁了你家庄稼吗?

 老汉赔你还不行?

 至于在咱老汉最高兴的时候泼凉水吗?

 “恩公,为何不够?”

 “是啊是啊!我觉得这个都很完美了。李先生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朱标和朱紫怡同时问道。

 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疑虑。

 在这些人心里,这两个方法可以说是尽善尽美了,怎么李小友/李先生/李恩公/李小子还说不够完善。

 一时之间,其他人也怀疑李平安是不是故意找茬。

 “咳咳!”

 李平安没有理会众人众人的表情,继续不紧不慢地说道:“要知道就算我们做到极致,但是这律法也不是生活所必须。~x/w+b!b′o¢o?k_..c/o`m,”

 “所以有些人还是不会关注这些的。所以本公子觉得,以后凡是持有判例故事的人,只要不是流放三千里以上的大罪,都可以罪减一级。”

 “但是如果没有判例,那么无论犯罪轻重,一律罪加一等。”

 “诸位意下如何?”

 李平安询问道。

 这其实也是洪武大帝在三年以后推出的方法,自己只不过是让它提前面世。

 之所以不考虑流放三千里以上的人罪减一级,完全是态祖皇帝觉得凡是犯了这些事的人,绝对是十恶不赦,坚决不能轻饶。

 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朱元璋也是灵活性原则性相结合的典范啊!

 “嗯……”

 “咱老汉认为可行。”

 朱元璋第一个点头表示认同。

 自己费工费力地推行普/法工作,除了有利于大明的江山社稷以外,还不是怕那些法忙无意触犯大明律条?

 这他们要是不领情,那咱老汉岂不是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人嘛!

 都是趋利避害的。

 如果按照李小子的建议,这大明判例肯定是人手一本。

 到时候咱老汉还用得着发愁?

 看到圣上都点头答应了,其他人还敢反对?

 自然纷纷点头称赞。

 “可是恩公,那岂不是要将我大明律再重新写一遍?

 太.子朱标出言问道。

 如果按照恩公的这个推广方法,那么朝廷现存的《大明律》就相当于作废了。

 三法司还要重新制作《大明律》。

 所以朱标才有此一问。

 “这倒是不必。”

 “这个判例可以重新做成一个法典,作为《大明律》的补充和解释。”

 “本公子看,这个补充和条例必须以陛下的名义发布,不如就叫做《御制大诰》吧!”

 李平安说道。

 从古至今,法律系统就分为规章条陈为主的大陆法系和以判例案件为主的海洋法系。

 历史上大明推行的《大明律》和《御制大诰》可以看成是大陆法系和海洋法系的糅合体。

 取长补短,比后世的单一法系不知到高明了多少。

 本来应该在三年之后面世的《明大诰》,以加强版的形式,提前出现了!

 “嗯!不错不错!”

 “《御制大诰》!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李小友拳拳报效朝廷的心意啊!”

 李善长捻着胡子说道。

 傻子都看出来了!

 皇上和太子之所以到李小友这里,除了心情高兴来这里放松一下以外,最主要的就是问计来了。

 现在李小友给出了完美的解决方案,在陛下和太.子心中的地位肯定是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