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杀不得牧野小铁匠

第109章 扫把星(第3页)

 听到李平安的话,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方孝孺,顿时哑口无言了。

 这首诗的头两句本来是孟子用来劝导别人行善做出的两个比喻,可以不予理会。

 但是后两句就厉害了。

 儒家最讲究的就是忠君报国了,可是孟子你身为仅次于孔子的儒家亚圣,在周天子尚在的情况下,你不辅佐周天子,反而跑到魏国和齐国求官做。

 你说你安的是什么心思?

 别说是自己了,就是孟子复生,恐怕也百口莫辩了。

 这个族弟,怎么脑子转得这么快?

 看到方孝孺的样子,李平安决定乘胜追击,在最短时间内撵走这个扫把星。

 “不止是孟子,就是你们的至圣先师孔子也不怎么地。”

 “他不是时时刻刻强调要「守礼」吗?”

 “可是他爹如果守礼的话,这世上还会有孔子这个人吗?”

 “他名字里的「丘」又是怎么来的?”

 “你不会不知道吧?”

 李平安义正言辞地说道。

 “这……这……”

 话一出口,方孝孺脸色都由白转绿了!

 孔子的老爹叔梁纥有妻有妾。

 正室给叔梁纥生了九个女儿。

 妾室虽然给孔子老爹生了一个儿子,但是身有残疾没法继承他的爵位。

 无奈之下,孔子老爹只好自己跑到颜家去提亲,娶了一个比自己小几十岁的黄花大闺女。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孔子老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等不及洞房,在回来的路上就把就把事情给办了。

 完事之后,颜家姑娘就在办事儿的山丘边祈祷自己可以怀个儿子,结果还真就有了孔子!

 为了纪念这件事,孔子老爹给他起名叫「孔丘」。

 颇有后世倭国,「山下」、「井上」和「渡边」的风采。

 后世甚至有传闻说孔子不是他爹亲生的。

 之所以半路洞房,是叔梁统为了借种。

 这件事真假不论,但是孔子他爹自己跑去提亲和半道半世可是载于史册的。

 谁都没办法否认。

 可这件事都不符合当时的周礼。

 对于时时刻刻以正经人自居,提醒别人要守礼的儒家信徒来说,实在是太尴尬,太丢脸了!

 不过好在后来儒家势大,别人也就不当面说了。

 久而久之,连儒家信徒都忘了这件事。

 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现在突然被李平安捅出来,这叫方孝孺如何接受?

 “舅舅,李先生的亲戚是怎么了?怎么李先生刚说了他两句,他就不吱声了?他刚才的气势呢?”

 常茂好奇地扭头向一旁的蓝玉问道。

 “俺怎么知道?”

 蓝玉一翻白眼说道。

 李小子说得文绉绉的,俺老蓝怎么能知道他说了什么?

 常茂这个混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是不是诚心想叫俺这个当舅舅的出丑?

 “侯爷,小公爷,李先生说的是这样的……”

 看到蓝玉又忍不住要教训常茂,站在一旁的沈万三急忙出言解释到。

 没办法,这俩人动手的后果太可怕了!

 简直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啊!

 更何况像这种能和大明的侯爷和国公拉进关系的机会可是十分难得啊!

 “哦?孔子这么牛逼吗?怎么没人和俺提起过?”

 “厉害厉害!孔子他爹这么牛逼?这么大的年龄还老当益壮!这身体可是杠杠的啊!”

 “厉害!厉害!怪不得孔子是圣人呢!他爹就不简单啊!”

 听完沈万三的解释,蓝玉和常茂顿时兴奋异常,亲不自禁地朝李平安那里凑近了几步。

 这个八卦可是太劲爆了?

 怎么以前的读书人都不和自己提呢?

 “哼!瑕不掩瑜!”

 “如果孔圣一脉真得这么不堪,为何还会被历朝历代尊为衍圣公?”

 方孝孺忍不住出言驳斥道。

 身为儒家门徒,为了自己的信仰,他必须反击!

 “衍圣公?你是说曲阜孔家吗?”

 “不过一群汉奸走狗,有什么资格妄称是孔圣后裔?

 听方孝孺搬出了曲阜孔家,李平安顿时不屑一顾地说道。

 劲爆!

 简直是太劲爆了!

 李小子/李先生/李大人简直是太敢说了。

 这下不止是蓝玉他们,就连一直在外监听的蒋瓛都被李平安的话给惊呆了。

 要知道曲阜孔家可是孔圣的血脉后裔。

 谁提起来不是毕恭毕敬?

 就算是当今圣上,那也不敢怠慢啊!

 结果到了李小子/李先生/李大人嘴里,居然成了一群汉奸走狗?

 这……

 这简直是太刺/激了!

 “贤弟休得无礼!”

 “今天你要是不给为兄解释清楚,休怪我割袍断义!

 方孝孺这下是真毛了!

 要知道曲阜孔家可是所有儒门信徒心中的旗帜。

 现在自己的族弟居然当众说衍圣公一脉是汉奸走狗。

 自己如果还不反驳,那以后还如何在儒林立足?

 “既然你要本公子给你解释清楚,那我就满足你这个要.求。”

 看到方孝孺满脸不服气的样子,李平安决定乘胜追击,彻底打破他心中的执念。

 “靖康之变后,孔家的正房嫡系已经全部南迁到了南宋都城临安。”

 “留在曲阜看家的,都是当时孔家不入流的旁门支系。”

 “蒙元革达子南下占领山东之后,曲阜的孔

家又一分为二。”

 “最接近嫡系的孔家一脉前往了当时的金国的中都汴京。”

 “留在曲阜的,是旁系中的旁系。若是在北宋,不过是奴仆一般的人物。”

 “蒙元消灭金朝以后,将汴京城中的孔家人全部杀死。”

 “后来宋蒙协议破裂,蒙元大军全力以赴侵略南宋。

 “最后的崖山之战,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背着少年天子投海而亡。”

 “南宋残余的三十万军民也纷纷自尽。”

 “孔家的正房嫡系出于出于儒门正气和汉家气节,或是战死或是投海。”

 “无一人投降蒙元革达子!”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孔圣后裔!”

 “而现在的曲阜孔家,坐看汴京和临安两脉孔圣后裔被蒙元革达子杀死,不思报仇,反而上《劝进表》,归顺了革达子。”

 “这样的曲阜孔家,不是汉奸走狗还是什么?”

 李平安越说越大声。

 到了最后,声如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