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直接灭了(第3页)
“不可能!绝不可能!”
听到大明居然是毁在了革达子手里,朱元璋立刻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咆哮道。
在他看来,唯一能威胁到大明的革达子就是北边的北元余孽了。
可是自己软硬皆施,数管齐下之后,那些草原蛮夷已经越来越弱。
按照他的预计,就算几百年后那些蒙元部落会对大明构成威胁,也不足以致命。
所以李平安的话,才会让他极度震惊。
“哼!何止如此?”
“那些革达子占领了中原之后,不仅重新把百姓划分成了三六九等。”
“还跑马圈地,大肆屠城。”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辱没自己祖宗。”
“除此之外还大兴文字狱,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焚书毁书!”
“只要敢说一句反对的话,全部株连九族。”
“他们的目的,就是最终让汉人丧失抵抗精神,世世代代做革达子们的奴才!”
“在这种大肆迫害之下,大多数人为了活命成为了顺民。”
“即便是那些有心反抗的人,面对这种局面也只能选择苟且偷生,把反抗的念头和意识,一代代传承给子孙后人。”
“革达子皇帝们防范汉人更胜于洋人。明知道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发展,仍然闭关锁国,采取愚民政策。”
(欧洲的变化,从康熙到乾隆都知道,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威胁还是汉人)
“直到数百年后洋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我华夏的大门,将我天朝上榜的颜面狠狠踩踏在脚下,才有人重新打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可是那个时候已经太晚了!”
“我华夏已经被世界远远抛在了身后。”
“即便再怎么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也始终没有重回巅峰。”
“令白玉京的所有人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华夏之多艰!”
“……”
在李平安的描述中,从明末到近代,炎黄子孙遭受到苦难被他一桩桩一件件都被模模糊糊讲了出来。。
松锦大战、跑马圈地、扬州十日、嘉定三屠、鸦pian战争、割地赔款、东三省沦陷、南京大屠杀……
历史上华夏饱经屈辱的历史,犹如画面一般,一幅幅地从自己眼前飘过。
说到最后,李平安已经泪流满面。
突然之间,他心有所悟!
自己穿越到了大明,难道只是苟且偷生吗?
说不定,这是天命让自己来拯救华夏,让炎黄子孙不要像历史上那样沉沦苦海。
“混蛋!李小子,你告诉俺老蓝是哪支蛮夷干的?俺这就去屠了他!”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毁!这群蛮夷居然干如此羞辱我汉家先人。可恶!”
“无耻!无耻!没想到我华夏子孙居然还要遭受如此屈辱!我常老大这就去杀光他们!”
“老夫虽然年事已高,不能上战场。但是老夫还有儿子和孙子!”
“……”
听完李平安的话,所有人都暴怒了!
不论这些人是文是武,性格耿直还是喜欢见风使舵,但是他们有唯一的一个共同点———
就是高涨的爱国心和坚定的民族主义!
当初正因看不惯蒙元革达子视中原汉人如牛马,他们才推翻了蒙元的统治,创建了大明这个汉人王朝。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最后取代大明的,居然还是一伙儿革达子!
况且听李平安的描述,这群革达子比蒙元人更加可恶!
最起码蒙元人没有强迫汉人剃发易俗,以当他们的奴才为荣。
如果说王朝更替只是亡国的话,那么这群披发左衽的外族蛮夷这样做就是杀人诛心,就是亡天下啊!
这可不是这群皇汉主义分子可以忍受的。
“”.李小子,你告诉咱是哪个蛮夷干的?”
“咱一定启奏陛下,将他们赶尽杀绝!”
洪武大帝睚眦俱裂,咬牙切齿地说道。
虽然刚才得知大明被其他朝代取缔的时候,洪武大帝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那是因为一来这是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
二是在洪武大帝的潜意识里,即便有人取代了大明,那也是汉人王朝。
都是汉人,这让他怎么杀?
没法动手啊!
但是现在不同了。
取代大明的,居然是革达子啊!
这可是异族。
面对异族,把他们杀干净不就完了。
“老朱头,不必如此紧张。”
“一来时间还长,少说也有二百多年的准备时间。”
“二来白玉京派本公子来到大明,(好诺的)就是不忍心看着我华夏山河破碎,同胞们国破家亡。”
“所以咱们还有充分的时间做准备。”
关键时刻,反倒是李平安先冷静了下来,开始劝导朱元璋等人。
“哦?白玉京派你来就是逆天改命,修补我大明国运的?”
朱元璋一脸震惊地看着李平安,其他人也是同一副表情。
在古代,天命之说深入人心!
在古人心里,天意是无法违抗的。
无数人想逆天改命,都落个身死魂灭的下场。
更何况李平安还是要改变一国的气数?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啊!
妖孽如诸葛卧龙,拼尽一生也没有挽救蜀汉覆灭的命运。
他李小子/李恩公/李小友/李先生就能行?
这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
“没错!正是如此回!”
李平安一脸肯定地说道。
“那你刚才说的什么殖民、海贸还有远洋什么的,就是逆天改命的手段?”
朱元璋想了一下说道。
“正是!”
李平安再一次点了点头。
“好麻烦啊!你把是哪个蛮夷灭了大明告诉俺。”
“俺直接灭了他们不就行了。”
“这多方便!”
就在此时,一个粗豪的声音突然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