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扬大庆国的国威

几个武将看不出来这诗词写得有多好,但是和靖国的诗集一比,高下立判。

 沈映阶居高临下地扫视着众人:“诸位爱卿可还有异议?”

 朝臣们都不说话了,没有人能有自信做出这样的诗词。

 沈映阶就知道,无论朝臣们如何反对,只要让他们看到这些诗词,他们肯定就没话说了。

 阮平安和阮清岳则是一脸的疑惑,他们怎么没听说自家老头子在生前还会做诗?

 老头子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阮平安是他培养出来的第一个读书人。

 二人总觉得这事儿哪里有些不对劲,但瞧着皇上如此高兴的样子,而且追封了老头子对阮清梦日后也有好处,便也没说什么。

 ……

 下了早朝,沈映阶负手立于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上,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他转身对身旁的蔡宝吩咐道:“去把这诗集誊抄一份送到靖国去,也叫靖国的人看看,我大庆也是有文学大家的!”

 蔡宝闻言,脸上立刻堆满笑容,躬身应道:“是,奴才这就派人去送。”

 他小心翼翼地接过那些诗集,趁着这个机会多说了几句阮家人的好话,让皇上对阮家的印象越来越好:“靖国那些文人总说我们大庆重武轻文,这次定要让他们开开眼界。”

 “阮家人的确是有文采,就连奴才这个文盲看了这些诗都觉得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卯足了劲儿想要伺候好皇上!”

 沈映阶冷哼一声:“就你会耍嘴皮子!”

 沈映阶微微颔首,目光却已越过宫墙,望向遥远的北疆。

 他忽然又开口道:“还有,从里面挑选出来一些振奋人心的、透露着杀气的诗句,让乐坊的人做成战歌,传到北疆去。”

 他的声音渐渐提高,仿佛已经看到边关将士们听到战歌时的场景:“北疆的战士们一定会热血沸腾!”

 蔡宝眼睛一亮,连声道:“皇上高见!奴才这就去办。听说乐坊新来了位精通音律的乐师,定能将那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句子谱成激昂的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