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暴风宇宙的风洞坐标(第3页)

 “记录到了,但数据呈现出‘非线性波动’,”林月瞳的声音带着困惑,“就像一段没有逻辑的乱码,前半秒是正弦波,后半秒突然变成了随机噪音。”

 弹弹1号的数据流突然延伸过来,与探测器的屏幕连接。屏幕上的乱码瞬间被翻译成了一串螺旋状的符号,这些符号与之前在金属碎片上看到的纹路完全一致。“是‘域外代码’的一种变体,”弹弹1号的电子音变得低沉,“它在不断自我迭代,每一次吞噬能量,都会进化出更复杂的结构。”

 微型风洞

 他们在风痕中心停留了四个小时,收集了金属碎片样本、平衡气流晶体,以及红色漩涡的完整能量图谱。叶云天注意到,那些样本在密封容器里依旧在进行着无规则运动,容器壁上甚至开始浮现出细小的螺旋纹路——仿佛混乱代码正在试图“污染”来自其他宇宙的物质。

 “必须尽快离开,”叶云天看了一眼计时器,“这里的环境正在同化外来物体,包括我们的飞船。”

 返回卧龙舱的途中,叶云添突然停下脚步,指向荒漠深处。那里的地平线呈现出一种诡异的扭曲,空气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般缓缓晕开,形成一个直径约十米的透明漩涡。

 “那是什么?”叶云天立刻举起望远镜。

 “微型风洞……正在形成。”叶云添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它的能量特征……和弹弹星人展示的‘风暴源点’核心数据,完全一致!”

 林月瞳迅速将望远镜连接到主控系统,屏幕上立刻弹出对比分析图——微型风洞的能量频率、空间扭曲度、甚至漩涡的旋转方向,都与弹弹星人提供的“风暴源点”基础参数重合度高达98%。

 “它在‘复制’源头的特征。”叶云天放下望远镜,眼神变得无比严肃,“第七殖民星不仅是受害者,还是风暴源点的‘中转站’。这些微型风洞,可能是通往风暴核心的‘种子’。”

 微型风洞的扩张速度比想象中更快,短短几分钟内,直径就扩大到了三十米,周围的沙砾被源源不断地吸入其中,消失在漩涡中心的黑暗里。叶云添拉着叶云天后退,同时释放出最后一点平衡气流,在他们与风洞之间形成一道临时屏障。

 “我们的任务完成了。”叶云天看着屏幕上正在自动打包的数据,“这里的一切,已经足够证明:所有宇宙的污染,都来自同一个源头。”

 卧龙舱升空时,叶云天回头望了一眼那片风之荒漠。微型风洞已经扩大到百米直径,在地表形成了新的环形风痕,而更远处,又有几个透明的漩涡正在悄然浮现。叶云添靠在舱壁上,闭目养神,他袖口的风纹刺绣,此刻黯淡得几乎看不见。

 “下一步,是水系宇宙。”叶云天调出林月瞳的通讯频道,“告诉月瞳,让她做好准备——我们可能要面对比‘无序之风’更棘手的东西。”

 舷窗外,暴风宇宙的星光依旧扭曲,那些金属碎片组成的星云,正在以一种新的、更诡异的韵律旋转着,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奏响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