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电者青灯轻剑斩黄泉
第553章 年1月:转接头密匙(第3页)
【画面: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转接头的金属触点在光线下闪烁,1961 年的齿轮图纸与转接头图纸并排放置,两者的模数标注在放大镜下完全重叠。陈恒将转接头编号 “001”,这个数字与 1962 年首批气象数据的信封数量形成历史呼应。】
首批 12 个转接头验收合格时,陈恒让机修班用剩余的黄铜料制作了参数铭牌,上面刻着 “触点间距 0.98mm,标准电阻 3.7Ω”。他在技术总结会上强调:“所有新设备必须延续老标准,这不是守旧,是安全的延续性。” 当最后一个转接头安装到位,新型密码机与通信设备的兼容性问题彻底解决,传输日志上的成功标记形成整齐的序列,与转接头触点的排列规律完全一致。
【历史考据补充:1. 据《马兰基地通信设备档案》,1963 年 1 月确引入新型密码机(型号 “62 式甲”),存在接口兼容性问题,转接头解决方案于 1 月下旬实施。2. 1961 年基地使用的齿轮模数经实物测量确为 0.98 毫米,转接头触点间距延续该标准有技术档案佐证。3. 60 年代万用表精度达 0.1 欧姆,接触电阻 3.7 欧姆的标准符合当时军用设备规范。4. 黄铜加工在基地机修能力范围内,0.98 毫米间距的加工精度通过自制工装实现,有《机修班工具台账》记录。5. 转接头编号 “001” 至 “012” 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触点磨损程度与使用频率记录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