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年 12 月:自愈密钥的年度闭环
【画面:1968 年 12 月的试验场指挥中心,可靠性评估仪表盘显示卫星加密系统 “mtBf 370 小时”,导弹系统 “mtBf 280 小时”,两个数值与 37 级优先级、28 字节帧长形成 10 倍放大对应。特写双密钥验证流程图,红色主密钥与蓝色备份密钥的交叉轨迹在坐标纸上形成 “x” 形容错区,自愈成功率显示器跳动 “97.2%”,与 1968 年 3 月效率提升 42% 形成技术增益递进。数据流动画显示:370 小时 mtBf=37 级优先级 x10 小时 / 级,280 小时 mtBf=28 字节帧长 x10 小时 / 字节,97.2% 自愈成功率 = 历史平均成功率 98.5%-1.3% 年度损耗,三者误差均≤0.2%。字幕浮现:当年度评估揭示系统韧性,370 小时的无故障时间与双密钥验证共同铸就自愈防线 ——1968 年 12 月的评估不是简单的年度总结,是加密系统可靠性标准化的里程碑。】
【镜头:陈恒的铅笔在可靠性图谱上划出双密钥交叉线,笔尖 0.98 毫米的痕迹构成 “x” 形验证区,与齿轮模数标准形成 1:1 比例。技术员调校密钥同步器,370 小时的 mtBf 校准值与卫星系统完全吻合,故障模拟仪的指示灯按 37 级优先级顺序闪烁,成功率显示器的 “97.2%” 数字与年度参数曲线形成显性对比。】
1968 年 12 月 7 日清晨,试验场指挥中心的阳光透过结霜的窗户,在可靠性评估报告上投下菱形光斑,与报告上的 mtBf 数据网格奇妙重合。陈恒站在巨大的参数看板前,指尖捏着一支铅笔悬在双密钥验证图上,图中卫星 370 小时、导弹 280 小时的无故障时间被红笔圈注,旁边 1967 年的年度评估数据 “mtBf 320/240 小时” 形成鲜明的年度递进。
“年度可靠性测试完成,双系统 mtBf 均创历史新高。” 数据组长老郑抱着厚厚的评估报表走进来,报表封面的 “1968 年度加密系统可靠性评估” 烫金标题在阳光下反光,里面的故障记录显示卫星系统共出现 37 次潜在故障,均被双密钥验证拦截,与 37 级优先级数值完全对应。陈恒翻到导弹系统页面,280 小时的 mtBf 数据旁标注着 “28 次自愈成功”,这个数值让他想起 1967 年信箱编号的前两位 “28”。
评估工作从月初开始,首周就发现单密钥系统存在容错盲区。指挥中心的会商室里,暖气管道发出轻微嗡鸣,团队成员围着故障树图讨论,图上 “单点失效” 的红色标注与 1968 年 7 月的姿态控制漏洞位置形成呼应。“密钥系统需要像人体免疫系统一样自动修复故障。” 老工程师周工敲着桌子分析,他从档案柜里翻出 1964 年的机械故障手册,“当年齿轮靠冗余设计抗磨损,加密系统也该有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