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首批设备交付与部队交接流程(第2页)
接收小组提前开展培训:重点学习《“73 式” 设备接收规范》,掌握设备编号规则(001-100)、外观检查要点(无划痕、旋钮顺畅)、通电测试项目(开机、加密、密钥响应),培训后进行实操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准备 “接收工具包”:每组配备万用表(mf-10 型)、示波器(xj4318 型)、机械秒表、放大镜(10 倍)等工具,均经部队计量站校准,确保测试精度;同时准备《接收记录册》《异常情况登记表》,用于现场记录。
【场景重现:接收现场设置 “签到台”,厂方、部队、质检三方代表签到后领取资料,接收组长宣布流程:“先清点数量,再外观检查,最后通电测试,每环节需三方确认签字。”】
现场搭建临时通电测试台:铺设绝缘橡胶垫,连接 12v 直流电源,配备应急断电开关,确保测试安全;测试区悬挂《37 项指标测试简化表》,标注接收阶段重点测试的 10 项核心指标(如加密速度、指示灯状态)。
接收前检查仓储条件:确认待检区货架稳固、温湿度达标,合格区已预留足够空间,备用区备件架已整理完毕,为接收后的入库环节做好衔接。
五、设备清点与外观检查:数量与完整性的初步核验
【历史影像:清点现场,厂方与部队人员共同开箱,取出设备(金属外壳,正面有 6 个旋钮和 1 个指示灯),按编号顺序排列在清点区,用粉笔在地面标注编号,避免混淆。】
清点环节严格执行 “三方核对”:厂方出示《发货清单》,部队对照清单逐台核对设备编号、数量,质检方监督核对过程,确保实际到货数量与清单一致(3 批均为 100 台,无缺失)。核对时发现 1 台设备编号(045)与清单不符,经查为厂方发货时编号贴错,现场更正后三方签字确认。
外观检查重点关注 5 项内容:外壳是否有划痕(长度≤3mm 为合格)、旋钮转动是否顺畅(无卡滞)、接口是否完好(无变形)、螺丝是否紧固(无松动)、标识是否清晰(型号、编号完整)。检查发现 3 台设备外壳有轻微划痕(长度 2mm),不影响功能,三方协商后标注 “合格”,纳入正常设备。
【场景重现:外观检查区,部队王姓技术员用放大镜检查设备接口,用手转动旋钮感受阻力,在《外观检查记录表》上标注 “编号 023:旋钮顺畅,接口完好,合格”。】
异常情况处理:检查发现 1 台设备(编号 078)旋钮卡滞,厂方技术员立即现场拆解,发现是运输颠簸导致弹簧错位,调整后恢复正常,在《异常处理单》上记录原因、处理措施及复测结果,三方签字确认。
清点与外观检查完成后,形成《现场接收初步报告》,注明 “数量 100 台,外观合格 99 台,1 台经处理后合格”,为后续通电测试奠定基础。
六、通电测试与功能核验:核心性能的现场验证
【画面:通电测试区,部队李姓技术员将设备连接电源,按下开机键,指示灯亮起(绿色),随后转动旋钮输入明码 “0”,观察示波器显示的加密脉冲波形,记录 “加密成功”。】
通电测试采用 “100% 开机测试 + 30% 抽样功能测试” 模式:开机测试重点检查设备能否正常启动(指示灯亮、无异常声响),100 台设备均一次开机成功;抽样测试随机选取 30 台(每批 10 台),测试加密速度(≥4 字符 / 秒)、密钥响应(≤2 秒)、指示灯状态(闪烁正常)等 10 项核心指标。
抽样测试数据显示:加密速度平均 4.8 字符 / 秒,密钥响应时间 1.5 秒,指示灯闪烁频率 3 秒 / 次,均符合标准;仅 1 台设备(编号 056)加密时信号轻微波动,厂方技术员调整信号输出旋钮后恢复正常,复测合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历史影像:测试现场,质检方张姓工程师用万用表测量电源电压(12v±0.1v),用机械秒表计时加密时间,在《通电测试记录表》上手工填写数据,三方共同核对后签字。】
功能核验包含 “模拟实战场景” 测试:输入部队常用明码(如 “集结待命”“执行任务”),测试加密解密准确性,30 台抽样设备均能正确输出密文,与标准密文比对一致,无字符错误。
测试完成后,形成《通电测试报告》,明确 “100 台设备功能均达标,核心指标符合列装要求”,作为交付验收的关键依据。
七、技术文档移交:知识传递的书面载体
【场景重现:文档移交现场,厂方赵姓技术员将技术文档按 “操作类 - 维护类 - 图纸类” 分类整理,共 3 类 15 套,每套包含《操作手册》(油印版)、《维护规范》、《电路图》、《备件清单》,逐一摆放在移交台上。】
文档移交严格按《文档移交清单》执行:操作类文档(100 册)供部队操作人员使用,详细说明开机、加密、密钥设置等步骤,附手绘操作示意图;维护类文档(50 册)供维修人员使用,包含常见故障处理、元件更换方法;图纸类文档(10 套)为部队存档使用,包含总装图、电路图、零件图。
移交时,三方共同核对文档数量、版本(均为 “1968 年第 1 版”)及完整性,确认无缺页、无涂改后,部队接收代表在《文档移交签收单》上签字,注明 “文档 15 套,完整无误”。
【历史影像:厂方技术员向部队展示《操作手册》中的关键章节,用红笔标注 “密钥自毁功能”“低温启动注意事项” 等重点内容,部队人员认真记录,提出疑问并得到解答。】
为方便部队使用,文档采用 “通俗化” 设计:操作步骤用 “第一步、第二步” 清晰表述,故障处理采用 “现象 - 原因 - 措施” 表格形式(手绘),电路图标注关键元件位置,便于野外维护时快速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