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阴差阳错(第2页)

 忽悠人第一课,要告诉一个不是确切的过程,这样结论正确与否都和他没有关系。 

 而且根据张海峤告诉他的斯蒂文的性格,这样一个有耐性、遵守规则,且没有善恶道德信仰的人,只会沿着他自身所有的逻辑和规则思考。 

 再依据他医生本职,他会更加深入的思考。 

 比如,如果瘟疫是张瑞朴弄出来的,他的目的是什么? 

 张海盐言语中的话语其实没有告诉他,但斯蒂文会按照他的逻辑思考,认为张瑞朴想再次以此提高烟草、猪笼草的价值或者是保命? 

 到底是什么,那就要看斯蒂文会怎么想了。~嗖~艘*小?税,枉? ·首\发+ 

 斯蒂尔进而就会思考张瑞朴既然敢上船,是不是就代表他有所依靠,他不害怕瘟疫? 

 为什么不害怕? 

 当然是因为医疗常识“源头控制解药”。 

 斯蒂文的思考逻辑不会变,所以他对于张海盐的话不以为然。 

 在科学上,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六十相差很大,可在现实中没得选的情况下,两者没有区别。 

 他是兴奋这件事的发生,但他也不想把命搭进去。 

 斯蒂文认为,张海盐不轻易下结论的行为是为了某种目的,比如转移注意力或误导他人,而不是纯粹的恶意。 

 “那你告诉我有什么目的?” 

 “你知道的,我有一个好兄弟,我很在乎……当然,我也不想死。”张海盐话语夸张,和往日并无不同。 

 但就是这样正常,反而让斯蒂文觉得不正常,他接触过很多华人,他们大多擅于用喜悦、悲伤等情绪掩盖真实且相反的情绪。 

 所以在他眼中,张海盐也像是在掩饰自己,掩饰自己对这件事的紧张和在乎。 

 斯蒂文认真的看了一眼张海盐,把张海盐看的快要憋不住的时候,才道,“现在我有点相信你了,那么我们接下来去确认一下解药的存在性。” 

 张海盐心中一喜,回过味来又觉得张海峤这人可怕,他现在做的每一步有他自己的临场发挥,也有张海峤对斯蒂文此人的深度了解。 

 按照张海峤对斯蒂文的剖析,他才这么顺利的让斯蒂文上套。 

 可按照这两天和斯蒂文的接触看,两人是完全不认识的,那张海峤到底是怎么这么了解斯蒂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