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灾变应对框架:生态农业评估体系3.0(第3页)

 六、灾备场景推演与启示

 极端情况下的生存能力对比:

 - 纯数字农场:断网断电后食物供给率仅8%(依赖电力的植物工厂全停摆)。

 - 机械农业区:柴油耗尽后供给率骤降至22.35%(设备瘫痪导致生产中断)。

 - 生态区+三无系统:依靠雨水收集、传统农具和地方种子,供给率达78.91%(云南实测人工脱粒效率170kg/人·天,验证简单工具的可靠性)。

 执行时间表与刚性约束

 - 2025年底:实现行政村种子库全覆盖,未达标区域禁止销售杂交种。

 - 2027年中:全域土壤有机质达2.8%(东北黑土区需≥3.5%),不达标耕地强制休耕。

 - 2030年终:90%社区知识传承度≥60分,不合格地区取消农机补贴。

 终局价值导向

 当城市精英掌握陶罐存种、铸铁榨油等传统技能,意味着文明摆脱了对单一技术体系的绝对依赖。方案以“66%生态基盘修复”为生死线,通过技术创新与底层设施重构,为人类社会构筑“技术-传统”双轨并行的韧性发展路径——这不仅是生态治理的升级,更是对文明存续逻辑的深刻反思。

 喜欢重建精神家园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