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停禁区:社恐者的量子悼词乙昱五柳
第144章 失真的和弦(第2页)
他注意到,社区的公告栏上,除了日常通知,最多的便是关于一位被称为“引航者”的导师的语录和活动预告。“引航者与我们同在,喜乐与宁静便永驻心间。”一条标语这样写着。这些语录的措辞充满了正能量,却又空泛得让人抓不住任何实际的东西。_e?z_小~税+徃\ ¢醉!芯*璋_结\耕¨薪¢哙?
更让他感到奇异的是,每天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社区的广播系统会播放一段极其舒缓的音乐,音乐声中,所有居民,无论正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手中的事务,闭目冥想一分钟。陶德舟偷偷观察过几次,那些在冥想前或许还流露出一丝丝疲惫或心不在焉神情的居民,在一分钟后睁开眼睛,无一例外地,精神焕发,脸上的笑容也更加“标准”。
仿佛负面情绪,甚至仅仅是不够积极的情绪,都在那一分钟内被巧妙地“格式化”了。
他尝试与人交流,这对社恐的他而言不啻于一种折磨。在社区阅览室,他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阅读一本名为《拥抱光明》的书。他鼓足勇气,走过去轻声问:“老人家,这本书……写得怎么样?”
老人缓缓抬起头,脸上是那种熟悉的、毫无瑕疵的微笑:“很好,孩子。引航者说,光明无处不在,我们只需敞开心扉。”老人的眼神清澈,却又像隔着一层薄雾。
“引航者……”陶德舟低声重复,装作不经意地问,“他一定很了不起。”
“是的,引航者是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赐予我们的明灯。”老人语气虔诚。
“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陶德舟心中一动。他记得这个名字,似乎在一些非常边缘的学术期刊上见过,通常与一些前沿但极富争议的生物技术或精神干预研究相关。
“他们是真正的善者,致力于提升人类的福祉。”老人说完,又沉浸回书本中,脸上的微笑如同凝固的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