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普罗米修斯的面纱

 悬停区的日常,并未因“完美社区”在废墟上的悄然崛起而改变太多。/1′1.k′a?n¨s,h!u¨.*c¨o′m~只是来预约“告别仪式”的人们,言谈间偶尔会流露出一种微妙的亢奋,一种对“新秩序”的向往。陶德舟在为一位刚失去伴侣的老妇人调制安魂香时,第一次从她口中听到了“普罗米修斯解放阵线”这个名字,简称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

 “他们说,深渊是可以被理解的,甚至是被驾驭的。”老妇人眼中闪烁着浑浊却热切的光,“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的领袖,那位启明者先生,他承诺会带领我们用知识彻底照亮深渊的阴影,用理性规划人类的未来。再也不会有突如其来的灾难了。”

 陶德舟默默听着,手中研磨药草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他的社恐感知在提及“启明者”这个称谓时,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集体情绪——近乎崇拜的狂热,以及一种被巧妙引导的希望。/1′1.k′a?n¨s,h!u¨.*c¨o′m~这让他本能地感到不适。他见过深渊的真实,那不是几句响亮的口号或者一套理论就能“驯化”的。

 几天后,当他去“新中央广场”——曾经的废墟核心,如今被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精心打理成一座井然有序的模范生活区——采购殡仪馆所需的特殊木材时,终于亲身“体会”到了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的公开形象。广场中央,巨大的光影屏幕——据说是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的“智库”利用旧世界遗留技术结合深渊稳定后逸散的某些能量粒子开发出的——正循环播放着一段影像。

 一个男人,面容俊朗,声音富有磁性,正站在一个简洁却充满未来感的讲台上发表演说。他没有夸张的肢体动作,仅仅是目光的流转和语调的抑扬顿挫,便能轻易攫住所有人的注意力。广场上聚集了不少人,他们仰望着屏幕,神情专注而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