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吴璐桃的残响(第2页)

 她不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不该被用来愚弄人心。+h.o/n\g+t-e~o¨w^d?.~c~o^m¢无论是生前的她,还是死后,她都应该被尊重。

 他掏出口袋里的鹿角发卡,指尖摩挲着冰凉的材质。这是真实的,是与吴璐桃,与乌云,与那段残酷却真实的经历唯一的连接。而屏幕上的“吴璐桃”,只是一个冰冷的符号,一个被操纵的工具。

 陶德舟抬头看向阴沉的天空,仿佛能看到某种无形的阴影正在蔓延。深渊的危机或许过去了,但人类对谎言的依赖,对逃避真相的懦弱,似乎从未改变。甚至,变得更加严重。

 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至少,他不会被这种廉价的“安慰”所蒙蔽。他会记住真实的吴璐桃,记住那段真实的经历,然后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真实的希望。

 他的目光变得坚定,社恐带来的不适感也暂时被一种更深层次的担忧所取代。他知道,事情远没有结束。这场以“慰藉”为名的技术滥用,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危机。

 陶德舟站在人群后,视线越过前方攒动的人头,落在中央那块巨大的屏幕上。屏幕中,“吴璐桃”巧笑嫣然,声音温柔亲切,正讲述着一个关于“希望与重建”的故事。她的一举一动,甚至说话时的微小习惯,都与陶德舟记忆中的吴璐桃如出一辙。不,是比记忆中的吴璐桃更“完美”,没有一丝瑕疵,没有一丝悲伤,仿佛被精心打磨过的艺术品。

 旁边有市民发出低低的啜泣声,脸上写满了对失去亲人的怀念与痛苦。而屏幕上的“吴璐桃”则适时地给出安慰与鼓励,她的话语像暖流淌过心间,让悲伤的人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残酷。

 这就是普罗米修斯遗产基金会模拟技术的新应用,用逝去亲人的生命频率模拟出他们的影像与声音,在公开场合播放,用以“抚平”大范围的群体焦虑。官方宣称这是“心理治疗”,是“人道主义关怀”。

 可陶德舟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脊椎骨窜了上来,直冲头顶。生理性的不适让他想呕吐,伦理上的警觉更是让他心生寒意。这不是安慰,这是欺骗。用冰冷的算法和数据,复制一个不再存在的人,用虚假的温暖去麻痹痛苦的心灵。

 他知道生命频率是什么,那是构成个体存在最本质的量子信息流,独一无二,无法复制。而现在,他们却声称用某种技术“模拟”出了吴璐桃的生命频率。这可能吗?或者说,这背后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屏幕上的“吴璐桃”还在说着,语调平缓,带着一种催眠般的力量。周围的人们渐渐平静下来,脸上显露出一种病态的依赖和满足。他们相信这个屏幕上的“吴璐桃”是真实的,相信她带来的希望。

 陶德舟感到喉咙发紧,像被无形的手扼住。他想大喊,告诉这些人,这都是假的!可是,社恐的桎梏让他无法开口,只能像个木头人一样杵在原地,看着这场荒诞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