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野史大明(第3页)
胡思乱想了好一阵,时间来到卯时周喻也就慢慢的起了床,在侍女和太监的服侍下开始更衣,匆匆吃了点东西后换上了自己的王服然后坐着轿子出了门朝着宫门而去。
作为一个已经婚配且成年的王爷,没有出去就藩而是被留在了京城,这点和正史倒是完全相同的,只是在原因上或许有些差别。
胡皇后本该是真正的皇后,可在原身的记忆里对这位母亲的印象却比较模糊,在这个世界里胡皇后被废后早逝,具体情况不明也没人敢评论皇家之事,原身也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但也只是空穴来风,唯一能确定的就是皇帝老子确实不喜欢原身的亲母。
而贤后孙后,也是如今的孙太后倒是在年轻时长了一副好看的脸皮,是真的贤明还是假的贤明其实根据现在的朝堂环境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纵容皇帝,纵容太监,要是真贤明也不至于会眼睁睁的看着皇帝养出了王振这么一条好狗,在周喻看来,皇太后的贤明大概就是在多次调节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矛盾而得来,但能够扶持幼年登基的皇帝长大还能得到群臣支持,从这一点来看也算是有能力有心计。
如今皇帝出征,周喻作为皇帝的亲弟弟代替监国,但真正管事的还不是他而是那位孙太后,有什么事留下的大臣也不会直接向他禀告,而是会先和孙太后禀告得出了结果之后才会‘通知’他一声,这种情况下他的存在就相当于是给了皇家一个掩饰,掩饰皇帝掌权后宫却还继续干政的面皮。
而且周喻不能有任何不满,否则就是对皇帝不敬,对太后不敬,还会被贴上疏忽政事等等一系列的标签,弄不好还会被打入天牢,所以哪怕是天上下刀子周喻都必须准时准点的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谨小慎微,谨小慎微。
这点小心眼子周喻还是有的,虽然半宿没睡但现在的周喻也是清醒得很,瞪着眼睛再坐一天也没问题,这种关键时期可不能让人抓到他的毛病。
周喻都怀疑自己还没能外出就藩的原因估计就是孙太后不放,毕竟她的皇后之位来得也不太正,估计和周喻原身的生母之间还有什么龌蹉,担心原身就藩之后
反而会成为她皇帝儿子的威胁,所以才将他强留在京城迟迟不肯让他外出就藩,真要当了皇帝,周喻琢磨着干脆把孙太后送去和战神做伴倒也合适。
为了满足战神的天伦之乐,孩子和后宫干脆也全部送过去算了,何必让一家人分隔两地心中牵挂。
若是真要穿到其他已经就藩的王爷身上周喻反倒会更爽,这皇帝不当也罢,到时候养上三五万铁军,那皇帝不皇帝的又有什么关系。
轿子在宫门前停下,周喻依照记忆中的过往和门外等候的大臣见礼问好,在宫门开启后这才和其他大臣一起进入宫中。
没有皇帝的朝会结束得很快,就算周喻监国那也不可能坐在龙椅上面,而是站在最前面的位置一脸认真的听着各种汇报。
说的比较多的就是这次出征的问题,剩下的才是一些需要处理,不,应该说已经决定该怎么处理的国事。
有孙太后,有内阁,说真的有没有周喻在这里当一个吉祥物都没有任何区别,他只需要听着然后装模作样的点头再夸奖几句就够了,权利?有个毛的权利!
但真要到开始扯皮的时候,垂帘的孙太后就高高挂起事不关己,大明的文武就是非常喜欢扯皮的,武将还好特别是文官,和武将吵,和文官自己吵,或许周喻唯一的作用也就只是这样了,顺便还能担任一下孙太后,内阁,亦或是文官集团冲锋的武器,周喻对此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