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诸事(第2页)
陈循起身恭敬道:“皇上圣明,杭氏娘娘贤良淑德,立她为后实乃大明之福,臣等并无异议。”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附和:“臣等附议,立皇贵妃为后实乃众望所归。”
周喻道:“既然如此,那立后之事便定下了,着礼部即刻着手准备相关的事宜,务必隆重庄严以彰显国体。”
“是。”
“还有一事。”周喻抿了一口茶水润润喉咙,道:“着所有王亲贵族、五品以上官员,家中有子嗣者选一子,限十六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平日并无劣迹之人入国子监修学,朕在新城建了新的国子监,接下来十年朕会重用新国子监的监生。”
新国子监?
不少人把目光放在了于谦身上,倒是于谦非常坦然的拱手:“是,臣等下去后立刻着手开始安排,敢问皇上,是否要将勋爵们也算上。”
贵族和勋贵好像没有什么差别,但于谦现在把个词用在这里就是有差别的,这中间就少了一个新字。
新勋贵,并非以军功获得爵位的人,亦或者是被周喻赐封为教授的人。
“当然要包含其中。”
“臣明白了。”
于谦了然,新国子监那边绝对是和现在的国子监完全不同的,学的是一套全新的新学而不是现在的四书五经。
新学的内容于谦看过,非常让人惊讶,物理化学医学养殖农学军事等等,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里的那点东西了,很多内容看着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且非常的颠覆,但于谦如今却是能够坦然接受。
未来会有能飞的铁鸟,人可以坐在铁鸟腹中一日便可绕遍整个大明边疆。
有无需风就能逆水而行的铁甲船,有不用马就能跑得飞快的汽车,这些东西全都可以通过学习新学来制造出来,于谦不着急,反正以后他可能还会活上很久很久迟早能够看见那一天,但现在不打好基础那未来永远都看不到这些东西的出现。
其他人见到于谦已经答应下来,也跟着再次附和起来。
周喻微微点头,道:“朕的事情已经说完了,你们可有什么事情要奏报。”
陈循连忙开口:“启禀皇上,皇上离京已逾半年,如今圣驾回銮又逢皇城扩建结束,百姓们大多也都住进了新屋正该是普天同庆的时候,然朝廷诸事繁杂诸多要务亟待圣裁,臣等今日前来,正是为了向皇上禀报近半年来的朝政运转情况并请皇上示下后续的安排。”
周喻微微点头,陈循缓了口气又继续道:“如今皇城扩建也已经全面竣工,按古礼还应该择一良辰吉日行祭天礼,还需祭祖告慰祖宗,臣等以为新皇城新气象,也应尽快拟定新的宫规礼制使朝廷运转恢复正轨。”
“还有大朝会,如今朝廷已有许久没有开办过大朝会了,再者皇上又离京许久朝中有许多新晋官员尚未得见圣颜,各地各部各个衙门也堆积了许多事情需要请奏皇上。”
“最后便是各地官员的升迁调整也需要皇上亲自过目。”
皇城扩建完成,后续的章程制定、祭祀大典的举行、以及久未召开的大朝会都是当前最为紧迫的要务。
看着好像就这点事是吧,但其实事情非常多,就一个宫内的安全问题都需要重新安排然后亲自过目,要细致一些就连最贴身的禁卫小队长都有可能要周喻亲自指定。
此外,在他离京的这段时间里,朝廷也积压了不少需要他亲自处理的政务。
周喻沉吟片刻:“事情也要一样一样的做,着司礼监,礼部,禁军各部共同商议宫规礼制,不决之处可请教皇贵妃。”
“礼部即刻拟定吉日和仪程呈报内阁审阅,三日后于奉天殿召开大朝会,到时朕要看见礼部已经将诸事安排妥当。”
“臣等遵旨!”
“至于积累下来的折子。”周喻扫了一眼下面的内阁大臣们,道:“先休息半日你们和朕先在这皇宫里转转,朕还没看过这宫里现在是什么模样,让人把折子全部送入御书房晚些时候朕与你们一起处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