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太后高义(第2页)

 在通传之后周喻四人来到寝宫殿中,见太皇太后就坐在软榻之上,包括周喻在内四个人也一起朝着太皇太后弯腰行礼。

 “奶奶。”

 “太皇太后。”

 “起来吧。”太皇太后微微点头:“郕王和诸位大臣联袂而来可是已经有了决断。”

 “是的奶奶。”周喻起身点头道:“孙子和众多大臣一致商定绝不能让瓦剌大军攻进居庸关,也先用送回皇兄为由着召集大军以攻向居庸关,不日大军便可抵达关门之下,此番我大明也唯有一战别无他法。”

 太皇太后轻轻叹了口气:“你皇兄可还安好。”

 周喻轻轻摇头:“探子没能打听回来任何消息,也先想必若是真抓住了皇兄大概也不敢对皇兄不敬。”

 “苦了你了。”太皇太后看了一眼周喻,道:“既然你和大臣们都已经拟订好,那我也就不多说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你们要比我一介女流更懂。”

 周喻躬身,于谦和两位内阁躬身。

 周喻低头道:“奶奶,如今事关紧要,这一战将决定我大明江山气数,孙子还请奶奶不要让无关的人插手朝堂和宫中事务。”

 太皇太后又叹了口气:“我知道你的意思,只要我还没死她就蹦不出浪花来,让她垂帘听政这么多年就听出了这么个结果,太祖皇帝的祖训不会再有人违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谢谢奶奶。”周喻点头,道:“奶奶,这战孙子准备亲自出征以振军心,若是皇兄真在也先手中恐怕会让前线将士迟疑不敢放开手脚,若是也先利用皇兄影响军心此战也有可能会失败,孙子想要请奶奶给孙子一份旨意。”

 太皇太后深深看了周喻一眼许久没有说话,反倒是于谦直接跪在了地上:“太皇太后,臣于谦有事要奏。”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放在了于谦身上,太皇太后没有给周喻答复却是看向了于谦:“说说你的事。”

 于谦沉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家不可一日无主,皇上已然蒙尘何日归来也难以确定,臣已经多次听闻也先利用皇上勒索朝廷,此番更是携大军而来对我大明江山虎视眈眈,郕王以臣之身份讨伐也先虽是形势所迫,但毕竟皇上蒙尘就位居于也先营帐,若是两军交战臣等到底是该听皇上的还是郕王的,郕王领军刀兵相对更是不忠不义,况且陛下出征前指定郕王监国又并未确立太子,今皇长子不足两岁更无法统率群臣治理国家,臣恳请太皇太后做主尽快稳固国本。”

 太皇太后顿了顿:“你的意思是让我来另立新君?”

 于谦道:“太皇太后,臣请太皇太后以江山社稷为重,另立新君,也好让我大明将士师出有名,在战场中不至于慌了阵脚被敌军抓住疏漏,诚如郕王所说,臣讨伐皇帝这点若是被利用,大明江山也会危矣。”

 太皇太后忽然冷笑一声:“呵,这皇帝都还没死你们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要拥立新的皇帝?”

 两位阁老牙齿又痒了,他们可不知道于谦竟然说出了这些东西,这次是被于谦给直接架在了火上。

 

 吏部尚书道:“不用管太后了,如今太后已被禁足,整个寝宫已经被锦衣卫和近卫团团包围,就连宫中侍女太监也被全部更换,太后已然是失势了,我们以前全都小看了郕王也小看了太皇太后对太后的恨意,郕王谨小慎微伪装了这么久,这次终于是被他抓住了机会,胡太后可惜了啊。”

 “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礼部尚书摇摇头,道:“于尚书,难道现在京城流传的谣言你还没听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