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0章 活死人(第2页)
当大明不需要继续对外开拓而是开始稳定发展后,一个比起任何时代都更加璀璨的盛世就到来了,文化科技艺术,所有的东西都开始全面爆发。
曾经被战争机器所驱动的庞大生产力如今被引导向了民用和科研领域。
科学不再仅仅是为军工服务开始全面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力技术在几十年的积累后也逐渐开始用于民间,内燃机也开始小规模的在一些行业中得以运用。
无线电从军事通讯延伸到民间开始用于广播和远距离信息传递,使得即便天涯海角,也能听到来自于大明心脏的声音。
随着全球范围的汉化,大明的儒家思想、诗词歌赋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世界,曾经被征服的文明在学习汉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自身的特色,形成了多元而又统一的各种新式文化。
这种看着很美好很美好的画面若是任由发展最多持续五十年就又会陷入到混乱之中,原因就是阶级的固定。
不管任何时候任何朝代,什么情况下阶级的存在都是无法避免的,有阶级的存在是很正常的事,一人的努力自然是比不过三代的累积。
但正常的阶级不应该是将跨越阶级的渠道更封锁死的,不应该是所有的资源都被特权阶级所占据的,不应该是底层人士办什么事腿都跑断都无法办妥,而权贵只要坐着动动嘴就能轻易处理。
越是盛世越是稳固,就越需要开放新的跃迁渠道,而不是处处限制处处愚昧,因为百姓一定会有觉醒的时候,更何况还是如今大明这样的多民族融合国家,越是盛世就越需要对权贵进行限制,更应该强调法律和规矩。
其他的例子不好提,但大明的情况不一样。
不说有周喻在,就是每一任的皇帝他都很清楚大明的立国根基在哪,只要没有昏庸之君那把百姓放在第一位就是必要的事情,一定不能只是简单的让百姓活下去这么简单。
终于,这个世界上逐渐出现了现代社会都有的一切,周喻就这样以一个超脱的旁观者视角静静看着这个世界一点点步入他所熟悉的那个模样。
最初轰鸣的蒸汽机渐渐被更安静内燃机取代,铺设完善铁轨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火车来往于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越来越多的马路出现,奔驰在马路上的东西从马车变成了小汽车。
从第一架飞机划破云层开始,天空就不再是鸟类的专属,距离不再是任何阻碍。
电视的出现让全世界远隔千山万水的百姓能够同步观看京城里的盛典。
然后是网络的诞生,从研究之初只是军事和科研机构内部的信息传输系统,但很快便发展成为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互联网。
曾经周喻经历过类似的变化,但那一次眼睛一闭一睁之间就跨越了数百年的时间,而这一次他是亲身经历了这样的变化,更是主动下场推动着整个世界的现代化变革,其中的种种也着实让周喻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长生不是周喻最大的收获,真正的收获是作为长生者亲身经历的这一切,那种感觉很难用文字去描述,不是单纯的旁观者,也并非付出一切的亲历者,而是介于中间的那个位置。
科技的进步终于也到了需要更多更多人一起才能推动下去的情况,而这也到了周喻觉得合适的时候。
于是周喻将关押了三百多年的两人给放了出来,再一次的把他们放到了手术台上。
失去了很多东西的易小川还在苟延残喘的活着,只是眼睛里已经失去了光,好像是变成了一个傻子一般,对外界的刺激根本没有任何的反应。
不过他的身体还活着,就像是一个植物人,一个活死人。
仅仅只是三百多年的时间就把易小川变成了这个样子,而同样是被关起来的玉漱公主却和三百多年前没有太多的差别,在见到周喻之后双眼充满了愤怒和仇恨。
但不管是愤怒的玉漱也好,还是看着像是活死人的易小川也好,他们的情况对于接下来周喻的研究不会有任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