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季秋:“本候得徐将军, 如高祖得淮

第112章 季秋:“本候得徐将军, 如高祖得淮阴侯矣!”

 

“谁!”

 

徐荣与李当之连忙转身,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

 

却见他们身后不远处,不知何时已经多了一个年轻人。

 

一身黑衣,容貌俊美,不怒自威,就坐在营房首位的椅子上,正含笑看着他们二人。

 

“阁下何人,来此有何目的”徐荣沉声说道。

 

他的神情凝重而戒备。

 

虽然如今北军已经快要崩溃了,但这里到底是主帅营房,守备依然是极为森严的。

 

寻常人员是绝不可能突然出现在这的。

 

而且,方才他一直在营房之中,此人却能在悄无声息,不引起他丝毫反应的情况下,潜入进来,这份能力,着实是让他震惊。

 

但却仿佛完全没有看到徐荣的戒备神色,只是平静笑道:“我的名字啊,叫季秋。”

 

“季秋”徐荣眉头微微一皱,感觉这名字听起来有点耳熟,好似是在哪听说过。

 

于是季秋提醒道:“我还有个官职,是泰山太守!”

 

“泰山太守季秋!”

 

徐荣目光一凝,顿时想起他在哪听说过季秋的名字了。

 

便是在先帝刘宏偶尔的谈论之中,依稀记得先帝曾经说过,这季秋是把很好用的刀。

 

若能善加利用,说不定能帮他劈开这重重黑幕!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发挥季秋的作用,他将季秋任命为泰山太守!

 

不过他既是泰山太守,又怎会出现在此处

 

按照朝廷律法,外任郡守,在未得到朝廷旨意传唤的情况下,可是不能进京的。

 

纵然是有旨意进京,也不得与京中将领有所交流,以防止内外勾结!

 

徐荣不记得朝廷下达过召季秋进京的旨意。

 

那季秋这就是无旨进京了

 

无旨进京还要来见他这个北军中郎将,那就是罪上加罪,罪加一等了。

 

他还自称拥有能够治疗北军瘟疫的方法。

 

他到底想干什么!

 

徐荣心中念头飞转,一时对季秋升起巨大的警惕之意。

 

而季秋对他这些心思不说是洞若观火,也算是明察秋毫了。

 

毕竟他现在也算是比较老练的政治人物了,而今天的行动,更是经过了戏忠的推演和诸葛亮的吉凶预测。

 

在完成了所有的准备工作后,再具体执行,那自然就是成竹在胸了。

 

“看来徐将军对我的到来,有很多疑惑呀,这倒是很正常。

 

不过在我看来,这却没有什么必要。

 

徐将军此时应该关心的,是我手中到底有没有治疗北军瘟疫的药物。

 

倘若有,北军就有救了,那才有资格谈其他。

 

倘若没有,那北军灭亡之日,便是近在眼前了。

 

此时不论我有什么目的,只怕与北军和徐将军,都没什么关系了。”季秋平静说道。

 

徐荣则是面色微变,然后缓缓点头,说道:“季使君言之有理,既然如此,那不知使君到底有何手段,能够治疗北军瘟疫呢”

 

“简单,你将此物给感染了瘟疫的士兵服下,自然消除他身上的瘟疫!”季秋拿出一颗药丸,交给徐荣道。

 

徐荣看了手中药丸一眼,没有再多说什么,直接从营房外喊来两名亲卫,让他们去带一个感染了瘟疫的士兵过来。

 

两名亲卫很快就搀扶着一个感染了瘟疫的士兵走进来。

 

这是一个感染瘟疫程度颇重的士兵,面容枯黄憔悴,双眼深陷无神,并且不断地进行咳嗽,显然是饱受了瘟疫的折磨。

 

徐荣将那颗药丸交给亲卫,然后说道:“将这药丸给他服下。”

 

“是,将军!”

 

亲卫领命,从徐荣手中接过药丸,然后再端来一碗清水,用清水送服药丸,给感染瘟疫的士兵吃下去。

 

徐荣向季秋问道:“使君此药,需要多久才会产生效果”

 

“很快!”季秋淡淡说道。

 

于是徐荣也不再多问,便这般看着那名士兵,安静的进行等待。

 

半盏茶时间后,服药士兵不再咳嗽了。

 

一盏茶时间后,服药士兵枯黄的面容居然恢复了些许红润。

 

两盏茶时间后,服药士兵沉沉睡去了。

 

这是他自感染瘟疫以来,首次睡的这么安静。

 

不出意外的话,当他再次醒来,就能彻底恢复状态。

 

李当之快步上前,给服药士兵进行把脉,然后神情变得越来越激动。

 

“消失了,真的消失了,因为感染瘟疫而带来的异常脉象,已经彻底消失了!”

 

“他身上的瘟疫已经被祛除了。”

 

“这枚药丸,真的能够治疗军中感染的瘟疫!”

 

“使君,不知可否告知这药丸是哪些药物所制”

 

“若使君能够满足在下要求,不论使君要什么,在下都愿以之交换!”李当之激动的说道。

 

对于一位能够青史留名的名医来说,对医学的狂热,那是必备的素质。

 

尤其李当之还是药物方面的名医。

 

那对能够治疗困扰了他三个月,让他始终找不到办法病症的药物,自然是充满了狂热。

 

季秋轻笑道:“李御医无需如此,本候也并不需要李御医拿出的任何东西进行交换。”

 

“这,难道使君不愿意告知在下这药丸的药物成分”李当之失落道。

 

不过却并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

 

其实这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

 

医药知识从古至今都是很珍贵的知识,即便是在到了现代,一种真正有疗效的药物成分,也不会随便泄露的。

 

更何况是在东汉末年

 

此时谁手中若是掌握着一份有疗效的药方,那必然是要秘而不宣,留着传给子孙的。

 

这是千金不换的家族底蕴,岂可交给外人

 

但季秋却是摇头道:“李御医误会了,非是本候不愿将此药的配方告知你,而是本候也不知道这药丸的配方。

 

实不相瞒,此药丸乃是本候麾下名医张仲景研制出来,这药丸配方也是掌握在他手中。

 

若是李御医当真对此药配方感兴趣,不如随本候返回泰山郡,亲自去询问张仲景。

 

想来他定会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当之这种能够登上史书的医学人才,或许价值比不上张仲景和华佗,但也仅在他们二人之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