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张院士哭了(第3页)
张院士的声音依旧冷静,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冷静之下,是即将爆发的火山。
仪器探针靠近线缆。
强烈的抗磁性立刻显现。
完美的迈斯纳效应!
与汪景峰之前的测试结果,完全一致!
铁证如山!
室温超导体,于华夏历二零二五年,三月十五日下午八点十三分,正式在杭城某实验室内被证实!
人类的历史,也将在此刻定格、翻页……
实验室里,
张承载院士哭了,喜极而泣!
他喃喃自语——多少年的追寻,多少次的失败,国家的支持,前辈的牺牲……竟然以这种方式,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真的是…室温超导体!”
“老赵…老秦…我们,成功了!”
汪景峰和小高连忙把张院士扶住,引导他慢慢坐下,平息心情。
缓了好一会,张院士起身,思维重新切换到研究模式。
“这种材料的成分分析做了吗?”
“还没来得及,您就到了…”
“结构呢?xrd(x射线衍射)?tem(透射电镜)?”张院士语速极快,问题一个接一个。
“这个…我们实验室的设备精度可能不够,而且…”汪景峰面露难色,“这东西是警方送来的证物,我们不能破坏性检测。”
“警方?”张院士心情一顿,“这东西到底哪来的?哪个研究所的成果?还是国外走私进来的?!”
这才是关键!
如此重大的发现,来源必须搞清楚!
汪景峰犹豫了一下,王卫东曾叮嘱他杨昊的信息不宜公开,但未经允许前不能告诉任何人。
可这张院士…应该是自己人吧。
他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周,凑近身子,压低声音道:“是杭城警方从一个案发现场收缴的。”
“案发现场?”张院士愣住了,“什么案子?”
“银行抢劫案…张院,人多耳杂,短时间也解释不清楚。还是请您自己过去一趟吧,正好我陪您一起去。”
“什么?!抢银行用的?!”
汪教授:“……”
小高:“……”
张院士年纪大了可能有点耳背了,老汪说话跟蚊子一样,后面的根本听不清,只记得什么抢银行。
“老汪你实话实说就行,别婆婆妈妈的,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有什么问题我来顶。”
“所以这个嫌疑人…或者说,这个材料的制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