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内部危机!(第3页)
又是CiA?
“他们还提到了什么?比如联系人,或者更上层的人物?”
高远努力回忆:“他们…他们提到过一次教授,说教授的时间很宝贵,让我抓紧速度。”
“教授?”
警方和国安立刻调取了竞赛会场内外所有的监控录像,小高的行动轨迹被一点点还原。
时间倒流几天前,画面中,他曾在大学附近一家咖啡馆短暂停留。
自己还伪装成外卖员!
与一名戴着鸭舌帽、面容模糊的男子有过短暂的接触。
顺着这条线索,多名技术人员昼夜排查监控。
目标范围,逐渐缩小到了杭城大学。
毕竟,“教授”这个称呼,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大学里,指向性非常明确。
又经过数小时不眠不休的比对和筛查,一个名字跃然纸上——汪景峰。
杭城大学物理系教授,国内知名的材料学家。
他的履历光鲜亮眼,学术成果丰硕,似乎没有任何问题,除了一个在外留学的儿子,人际关系也很清白。
更重要的是,汪景峰也参与过曙光基地早期的一些外围咨询工作,对杨昊和rts项目有所了解。
“汪景峰…”邓方看着资料,他知道也见过这人。
按理说,杨昊还是他发掘的。
这可不是小鱼小虾。
如果真是他,那问题就严重了。
调查人员意识到,汪景峰的身份极其敏感。他是国内物理学界的权威人物,与许多核心项目和重要人物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他进行调查,必须慎之又慎,绝不能打草惊蛇。
秘密监控悄然展开。
一份加急报告,通过加密渠道,迅速送往京都。
远在京都的高层办公室,在凌晨被电话叫醒。
几位大佬心情沉重。
“渗透…己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三号老者叹气,“汪景峰,竟然会是间谍?”
“这不仅仅是技术窃取,这是一场针对我们核心科技力量的精准打击!”一位军方领导一拳砸在桌上,显然气的不轻。
汪景峰的每一步行动,都可能牵动无数敏感的神经。
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大的鱼?
那“深喉”,究竟是谁?
一股无形的寒意,在高层之间蔓延。
大佬们连睡意都没了,连夜下达指示,迅速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