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人类灯塔计划!(第3页)
终于,当样品从高温中逐渐冷却,显露出它金属独有的光泽时,魏成明几乎是扑了过去。
特制的机械臂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块巴掌大小的合金锭。
“快!进行性能测试!”
一系列复杂的检测仪器迅速运转起来。
数据,一组接一组地出现在中央显示屏上。
“超导临界转变温度……250k!”
“漂亮!”
魏成明猛地一挥拳,心情激动。
“背景磁场强度……五十特斯拉!”
“临界电流密度……每平方厘米,一千五百万安培!”
当最后一个关键数据定格,魏成明院士仰天长啸,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这…这是‘祝融二号’!这简首是……神之材料!”
他踉跄几步,一把抓住杨昊的手臂,声音哽咽:“杨总师…杨小子…你…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杨昊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魏老,是团队的功劳。没有材料组夜以继日的努力,理论永远只是理论。”
“不!没有你的理论指导,我们再努力一百年,也摸不到门槛!”魏成明激动地反驳,“这性能,己经无限接近你最初构想的‘羲和金’了!”
“是阶段性成果。”杨昊微微点头,“距离真正的‘羲和金’,还有距离。但,足够我们进行下一步了。”
他的目光,投向了实验室外,那座经过全面升级的“薪火一号”实验平台。
“薪火一号”实验控制中心。
钱柏森院士、陈敬元院士以及祝融工程的各系统负责人,早己在此等候。
当魏成明带着“祝融二号”合金样品及其测试报告抵达时,所有人都很激动。
“两百五十k的临界转变温度!”陈敬元院士感慨道,“五十特斯拉下的临界电流密度,一千五百万安培!老魏,你们材料组,这是要逆天啊!”
魏成明此刻反而平静下来,带着一丝自豪:“是杨总师的理论指引得好。”
钱柏森院士笑着看向杨昊:“杨总师,‘祝融二号’己经就位。你优化的Ai控制系统,也完成了最后的调试。接下来,看你的了。”
杨昊走到主控台前,拍拍手。
“各单位注意,‘薪火一号’首次全功率点火实验,准备开始。”
“磁体线圈预充能。”
“Ai辅助控制系统,接管等离子体约束。”
“注入氘氚燃料。”
一道道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
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模拟的等离子体形态在Ai的精准调控下,逐渐成型。
“倒计时开始!”
“十,九,八……”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三,二,一!点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