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修行:证道之路乱七八糟的思绪

第227章 火种托付,弟子初试(第2页)

 

“然后看着它,是否能在乱世风雨中凭自身力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这,便是你的‘初试’。”

 

“也是为师交给你的最后一桩功课。”

 

渊儿捧着那枚扳指,沉默了许久。

 

清澈眼眸倒映着那片璀璨的文明星海。

 

最终,他没有再多问一个字。

 

他只是对着我,他的本源,他的师父,缓缓跪了下去。

 

膝盖与青石板碰撞的闷响,在空旷殿中格外沉重。

 

他没有说话。

 

只是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弟子即将远行、此去或经年或永别的三叩九拜之大礼。

 

我坦然地受了。

 

我知道,自他起身的这一刻起,他便不再只是我的“延续”。

 

他已然是一个可以独立于天地间,承载起一份比我当年更沉重、更宏大的“道”的传火之人。

 

……

 

三日后,清晨。

 

清玄观山门前。

 

渊儿依旧是那身洗得发白的青衫,那根简单的木簪。只是身旁多了一条已缩小至猎犬大小、正兴奋摇着毛茸茸尾巴的小白龙。

 

我、张应韶、李玄风,与那位依旧默默扫地的通正,为他送行。

 

“渊儿,”张天师从袖中取出一枚刻满繁复符文的紫金令牌递上,“此乃我龙虎山天师令。持此令如我亲临。日后山下若遇宵小,或需我龙虎山弟子效劳之处,尽管出示。”

 

“多谢天师。”渊儿郑重接过。

 

李玄风依旧惜字如金。

 

他没有取信物,只是并指如剑,在渊儿眉心前轻轻一划。

 

一道微不可察却又锋锐无比、足以斩断虚妄的纯粹剑意,悄无声息融入渊儿识海。

 

“若遇不可力敌之险,”声音冰冷却带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催动此念。”

 

“千里之内,我必到。”

 

“多谢李前辈。”渊儿再次行礼。

 

最后,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

 

我没有再多说嘱咐。

 

只是伸出手,为他理了理被山风吹乱的衣襟。

 

“去吧。”

 

我只说了这两个字。

 

渊儿对着我们三人,再次深深一揖。

 

然后转身,带着白泽,一步一步,头也不回地向山下茫茫红尘走去。

 

他的背影在清晨薄雾中渐渐模糊,却又无比坚定。

 

我看着他消失在山道尽头,久久无言。

 
 

我知道,自此,这片人间便由他代我行走。

 

而我,该去我该去的地方了。

 

我对着张应韶与李玄风微微颔首,算作告别。

 

随后,身影如一缕青烟,悄无声息消散在原地。

 

只留下山门前两位神情复杂的道门泰斗,与那个依旧重复着扫地动作的通正道人。

 

……

 

须弥虚空。

 

我重归此地。

 

四周依旧是奔腾不息的法则能量星河。

 

那面倒映人间的“映画明镜”依旧无声流转着世事变迁。

 

我盘膝于这片亘古虚空。

 

神识如一只无形的眼睛穿透时空,静静注视着那道已走入凡尘的年轻身影。

 

我看到他没有去往繁华城镇,而是一路向西,进入了那片因连年灾荒而赤地千里的中原大地。

 

最终,在一个名为“野狗村”、早已断绝炊烟的破败村落口,停下了脚步。

 

村子里没有活人。

 

只有几具被啃食得只剩骨架的尸骸,和在废墟间游荡、眼神麻木警惕的野狗。

 

然而,在村子最深处一间塌了半边的破败土地庙里,渊儿找到了一丝微弱却顽强如风中残烛的生命气息。

 

那是七八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脏得看不出面目的孩童。

 

大的不过七八岁,小的甚至不会走路。

 

他们蜷缩在一起,像一群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小兽。

 

眼中没有孩童的天真光彩,只有经历极致饥饿恐惧后,对任何靠近生物最原始的敌意。

 

当渊儿出现在破庙门口时,所有孩子如受惊刺猬瞬间弹起!手中紧攥石块、木棍、甚至锋利的碎瓷片!

 

他们龇着牙,对这不速之客发出阵阵幼兽般的威胁低吼!

 

渊儿没有靠近。

 

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清澈眼眸中没有半分怜悯或居高临下,只有一种平等而温和的注视。

 

许久。

 

他从行囊中取出一块早已干硬的麦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