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墨简藏珍传古术,道幡引韵焕新声(第2页)

 素问闻言莞尔,银簪在发间轻转:"这位大伯说得极是。道家说 ' 人与天地相参 ',墨家讲 ' 赖其力者生 ',春耕与春练,本就是一个道理。" 她抬手示意弟子递上奖品,那是包用桑皮纸裹着的苍术,纸角印着幅微型的春耕图,"苍术燥湿健脾,正如翻土能防涝,您试试用它煮水泡脚,对腰痛有益。"

 灵枢补充道:"《墨子?节用》说 ' 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 ',养生亦是如此,需知为何而作。" 他指向农夫的腰际,"您劳作时总弯腰提重物,这是 ' 用之过 ',春日练 ' 熊经 ' 之法,既能舒展腰背,又合 ' 发陈 ' 之意。" 说着便起身示范,双臂如熊臂般缓缓摆动,袖口滑落露出的腕骨处,淡金色的 "医" 字若隐若现。

 竞赛铃再响时,主持弟子举起的竹牌上画着幅怪图:左边是个持矩尺的墨家弟子,右边是个打坐的道士,中间用虚线连着株草药。"此图藏着一味药材的名字,哪位能猜得出?" 一个梳双丫髻的小姑娘举着刻有 "夜啼" 的号牌脆声道:"是 ' 合欢 '!俺娘说这药能让人开心,就像他们俩和好啦!"

 灵枢抚掌笑道:"小姑娘聪慧!墨家重 ' 兼爱 ',道家讲 ' 大和 ',合欢之名,正是取此二意。" 他从药箱里取出朵合欢花,递到小姑娘手中,花瓣触碰孩童掌心的刹那,突然绽放成微型的伞状,伞骨上刻着 "安五脏,和心志" 的小字,"把这花晒干泡茶给你弟弟喝,再哼着《诗经》里的 ' 言笑晏晏 ' 哄他,保证夜里不哭。"

 轮到那白发老者出题时,他突然将青铜剑插入台前的石缝,剑鞘上的 "墨门医卫" 四字突然亮起红光:"老夫有一问,《难经》言 '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墨家 ' 北城门 ' 之法有 ' 先备其里,后备其表 ',二者有何关联?" 这问题刁钻,连几个饱读医书的秀才都面露难色。

 灵枢缓步走到剑前,指尖轻抚剑鞘的纹路:"守城需知敌军动向,治病要晓传变规律。" 他突然拔出半截剑身,寒光中映出的不是人影,而是幅脏腑攻防图,"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正如敌军常从东门(东方属木)来攻,需先加固中城(中央属土),这便是 ' 治未病 ' 的攻守之道。"

 老者眼中精光一闪,又问:"那如何守城?如何治脾?" 素问接口道:"墨家 ' 备梯 ' 用铁钩,对应治脾用 ' 甘味 ',因 ' 甘能补土 ';道家 ' 导引 ' 强脾胃,如同加固城防。" 她取下发髻上的莲心佩,玉佩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照在石缝里竟长出株小小的白术,"白术健脾,正如这守城的基石,需日日养护。"

 老者突然大笑,笑声震得鼎中香烟四散又重聚:"好个 ' 攻守之道 '!三百年前,先祖与道家医仙论医至此,也说过 ' 医如守城,攻邪当如备寇,护正需若固垒 '!" 他突然解下腰间的锦囊,倒出七枚骨片,每片都刻着不同的医案,"这 ' 七星问 ',今日总算遇着能接得住的人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灵枢接过骨片,发现每片骨片的边缘都有个小缺口,七片合在一起,恰好组成个完整的人形,穴位处都嵌着细小的玉粒:"这是墨家的 ' 骨诊七法 '!" 他将骨片在阳光下转动,玉粒折射的光点在地上组成 "传承" 二字,"老先生藏得好深,这才是真正的竞赛奖品吧?"

 老者捋着新长出的胡须,眼中满是欣慰:"医道竞赛,比的从不是记性,而是悟性。" 他指着台下的百姓,"你看他们,有的记了药方,有的学了法子,这才是最好的答案。" 此时竞赛台的青铜鼎突然发出龙吟,鼎中升起的香烟化作条青色巨龙,龙鳞上的纹路竟是由所有参赛者的号牌组成,盘旋三周后俯冲而下,融入灵枢和素问手中的骨片与玉佩之中。

 展厅的烛火突然同时变绿,所有古籍的书页都反向翻动,露出背面用朱砂画的符。灵枢认出那是墨家 "守藏符",能护典籍不遭虫蛀,却在今夜突然渗出黑色的汁液,在展台上汇成 "盗" 字。七个黑衣人不知何时已站在展台后,为首者的青铜匣敞开着,里面的丝线正自动编织,结成张微型的医道图谱,图谱的中心位置,空着个 "七" 字形状的缺口。

 "看来有人不想让这些医理传出去。" 素问将孩童护在身后,银簪突然出鞘,"灵枢,这 ' 盗' 字的笔法,与上次食蛊的墨汁同出一源。" 灵枢却盯着那 "七" 字缺口:"他们要补的,怕是我们还没找到的第七处传承。"

 三、灯谜藏机验心术

 暮色中的灯谜区亮起琉璃灯,每个灯笼罩着的都不是普通的谜语,而是用青铜薄片剪成的人体器官 —— 心灯的灯芯是红色的朱砂,肾灯的底座刻着 "先天之本" 四字。灵枢摘下盏肺灯,灯罩突然化作只白鸽,嘴里衔着的纸条上写着 "墨者守药,如守城池",墨迹未干,像是刚写就的。

 "这谜面倒是直白," 灵枢将纸条递给素问,白鸽落在他肩头,化作枚玉扣,"墨家守药如守城,道家给药如布雨,今日把这两层意思都藏进灯谜,也算别开生面。" 他指向盏刻着 "脾" 字的灯笼,"那盏的谜底,你猜出了么?"

 素问仰头看着灯笼,灯罩上的纹路是片稻田:"《素问?太阴阳明论》说 ' 脾者土也,治中央 ',谜底该是 ' 五谷 ',只是不知他们藏了什么机关。" 她伸手去摘,灯笼突然化作串谷穗,每粒谷子都刻着味健脾药 ——"山药莲子 芡实"......

 "这道题是考 ' 五行相生 '。" 素问指着盏莲灯,灯穗的流苏里缠着半片竹简,"肝属木,木能生火,故肝藏魂;心属火,火能生土,故心藏神......" 她的话被一阵狂笑打断,七个黑衣人突然同时扯下斗笠,露出与广场铜人相同的面容,只是每个人的眉心都多了个不同的卦象,为首者的 "艮" 卦正在渗血。

 "姑娘说得好," 为首者用指尖蘸着眉心的血,在灯笼上写出 "土生金","只是不知姑娘可知,这五行相生,到了极致便是相克?" 灵枢上前一步,掌心的 "医" 字亮起:"墨家的 ' 相生相克论 ',讲究 ' 过则为灾 ',正如你这血卦,已是过了。"

 孩童们围着的走马灯突然停转,灯壁上的《黄帝内经》插画活了过来 —— 岐伯手中的青铜针化作条小蛇,钻入黄帝的袖口;雷公捧着的药篓里,跳出只背刻 "墨" 字的蟾蜍。最诡异的是那幅《本草图》,当归化作红衣女子,黄连变成青衣小童,两人绕着灯柱追逐,脚印在地上组成 "七煞" 而字,笔画里还蠕动着细小的药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