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杏林春暖融戾气,医道仁心护苍生
一、疫区药帐夜驱邪
关中平原的瘟疫已持续三月,遍野的灾民搭建起连绵的草棚,棚顶悬挂的草药袋在风中摇曳,散发出苦涩的气息。灵枢站在临时搭建的药帐前,望着帐外排队求医的人群,他们脸上的红疹泛着诡异的紫色,与太医院典籍记载的 "戾气疫" 截然不同。帐内的青铜炉正烧着墨家秘制的 "避瘟香",香烟缭绕中,隐约可见无数细小的金色光点在灾民周身流转。
"《素问?刺法论》言 '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 素问将最后一味药投入陶罐,罐中立刻腾起白雾,在帐顶凝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可这些灾民体内的正气并未亏损,倒像是被什么东西吸走了。" 她的指尖刚触到陶罐边缘,罐身突然浮现出墨家的矩尺纹,纹路间渗出的黑水落在地上,化作只无头的甲虫,抽搐着爬向帐外。
灵枢注意到排队灾民的脖颈处都有个淡青色的印记,形状酷似缩小的青铜棺椁。"这是墨家 ' 尸解印 '," 他翻开随身携带的《墨道疫论》,书页上的医方突然自行涂改,将 "清热解毒" 四字换成 "镇魂固本","三百年前墨家处理瘟疫时,会给死者烙上这种印记,防止尸变... 可这些人明明还活着。"
帐外突然传来骚动,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抱着孩童跪在帐前,孩子的皮肤已呈现出青灰色,呼吸微弱如游丝。"仙师救救他!" 妇人的哭喊声中夹杂着青铜铃铛的脆响,她腰间系着的红绳上,挂着半块与狗剩相同的青铜符,"村里已经死了三十多口,每人临死前都喊着 ' 墨渊 ' 的名字!"
素问接过孩童的手腕,指尖触及之处,孩子的皮肤突然泛起鱼鳞状的硬壳。"《道德经》曰 '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 '," 她迅速取出七根金针,按照道家七星阵刺入孩子的七窍,"这不是瘟疫,是有人用墨家 ' 虫蛊术 ' 篡改了疫病的机理。" 金针刚刺入,孩子突然睁开双眼,眼中全是漆黑的虫影,口中吐出的不是气息,而是无数条赤色的丝线,在空中组成 "初七" 二字。
灵枢将青铜符按在孩子的百会穴,符契爆发出的金光中,突然飞出个穿粗布衣的少年魂影,正是土窑里的狗剩。"他们在收集生魂炼制 ' 瘟丹 '," 少年魂影的声音带着哭腔,手指向西北方向的黑风寨,"寨里的青铜鼎下,压着墨家的 ' 镇疫符 ',一旦被他们夺走..." 话音未落,魂影突然被条黑色的锁链缠住,拖向帐外的黑暗中,锁链上的铜铃刻着 "墨渊" 二字。
药帐外的灾民突然集体跪倒,他们脖颈处的青印同时亮起,口中开始念诵晦涩的咒语。灵枢望着他们空洞的眼神,突然明白这些人早已被下了蛊:"是太医院的人搞的鬼," 他认出灾民手中握着的药包,包装纸的纹路与面具人衣袍上的完全相同,"他们想用瘟疫逼我们交出《卫生九策》的最后一章。"
夜幕降临时,药帐周围突然燃起鬼火,火光中浮现出无数瘟疫死者的虚影,他们的指甲都长着三寸多长的黑甲,朝着药帐缓缓逼近。素问祭出水晶杖,杖尖的光芒在地上画出道家的 "避邪符",符纹与药帐外的草药袋组成结界,将虚影挡在外面。"《墨子?兼爱》言 ' 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 '," 她的声音在夜风中回荡,"可这些人早已忘了医者的初心。"
二、赈灾药船渡阴阳
渭水之上的赈灾药船挂满了白色的灯笼,灯笼面画着的《导引图》在月光下泛着青光,与水中的倒影连成完整的太极图。灵枢站在船头,望着船尾拖曳的青铜网,网中打捞起的不是鱼虾,而是无数个刻着人名的小木牌,牌上的字迹正在被水浸泡得模糊不清。
"这些都是瘟疫中失踪的人," 素问指着木牌背面的矩尺纹,"墨家三百年前就用 ' 水葬记 ' 记录死者,没想到现在被人用来做标记。" 她的话音刚落,水面突然浮起个巨大的青铜鼎,鼎口飘出的纸钱上,印着的医方竟是《卫生九策》的残页,每个药名旁边都画着个小小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