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丹青墨韵通阴阳,宫商角徵契道心

 丹青墨韵通阴阳,宫商角徵契道心

 一、画阁丹青生魅影

 长安城西的画阁藏在竹林深处,晨雾如纱幔般缠绕着青竹,竹叶上的露珠坠落,敲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檐角悬挂的青铜铃无风自动,铃声清越如冰珠落玉盘,与案上松烟墨的香气交织成奇特的韵律,闻之令人心神安宁。灵枢推开雕花木门时,门轴发出 “吱呀” 一声轻响,正见画师卫夫人以朱砂调墨,她手腕轻转,笔尖落处,绢帛上的经络图突然泛起红光,“手太阴肺经” 的纹路竟如活物般蠕动,在纸面游走成条赤色小蛇,蛇眼处的朱砂点闪烁着诡异的光。

 “《林泉高致》有云‘画者,凝情定志之术也’,” 卫夫人放下笔,腕间的青铜镯与案上的罗盘同时转动,发出 “咔哒” 的轻响,“可这《铜人经络图》总在子夜活过来,墨汁里会浮出戴青铜面具的人影。那面具上的矩尺纹,与古籍中记载的墨家标记一般无二。” 她掀开画案下的暗格,里面堆满了被朱砂浸透的绢帛,每张上面的经络纹都渗出暗红色的液体,宛如鲜血,在布面凝成一个个 “墨” 字,字的笔画间似有小虫在蠕动。

 灵枢拾起张残卷,指尖触及绢帛,只觉冰凉顺滑,质地与墨家机关布相同,纤维中织着极细的铜丝,在光线下闪烁着微光。“这是墨家‘显影布’,” 他指着纹路交汇处的矩尺纹,纹路清晰,边缘锐利,“三百年前用来绘制可变色的兵阵图,遇血气会显真容。” 话音刚落,残卷突然发烫,上面的 “足三里” 穴渗出金色液珠,液珠滴在地上,化作只银蚕,蚕身透明,可见体内的脉络,它啃噬竹地板的声响竟与《黄帝内经》的诵读声合拍,一字一顿,分毫不差。

 素问注意到画阁梁上悬着的《本草图》,图中 “何首乌” 的根须垂落,在地面投下的影子竟是个盘膝打坐的道人,道人的轮廓随着烛火晃动,似在呼吸。“你看这味药的画法,” 她指尖点向图中灵芝,叶片突然展开,露出里面藏着的道家符契,符契上的纹路流转着金光,“笔触藏着《黄庭经》的笔意,‘上有黄庭下关元’这句,恰好是叶片的脉络走向。” 符契飞出的瞬间,整面墙的画作同时震颤,画框发出 “嗡嗡” 的声响,所有的草药根茎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弯曲,指向画阁深处的密室,仿佛有无形的力量在牵引。

 卫夫人突然按住颤抖的画笔,指节泛白,朱砂滴在绢帛上,晕开成个太极图,阴阳鱼的眼睛处各有一点墨色,似在转动。“昨夜画完‘督脉’时,” 她的声音带着颤音,眼神中满是恐惧,“窗外飘来片青铜残片,上面刻着‘初七画活’四字,与你们带来的符契纹路相同。当时残片还发烫,像是刚从火里取出来一般。” 密室门应声而开的刹那,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无数幅经络图从内飞出,在空中组成个立体的人体,穴位处的光点与终南山的星象完全对应,点点星光仿佛在与人体穴位共鸣。

 子夜的画阁突然响起毛笔划过纸面的声响,“沙沙” 声不断,却不见作画之人。灵枢点亮案上的油灯,灯芯跳跃着,发出 “噼啪” 声,他发现灯芯是用七根琴弦编成,每根弦都缠着细如发丝的针灸针,针尖闪着寒光 —— 那是墨家 “声画同契” 的秘术,能将三百年前的作画声封存在灯油里。“这些声音在画经络...” 他刚要说话,空中的立体人体突然炸开,墨点四溅,溅在卫夫人的画卷上,竟显出太医院的布局图,药房位置标注着个极小的 “蛊” 字,字的周围环绕着无数细小的虫影。

 二、乐坊丝竹动经络

 平康坊的乐坊藏在桃花深处,暮春的落英飘进窗棂,粉色的花瓣落在七弦琴上,化作音符的形状,稍纵即逝。琴师柳先生正调试琴弦,他指尖轻拨,丝弦颤动的频率竟与人体脉搏完全同步,当他拨动 “宫” 音时,案上的药罐突然自动开盖,里面的艾草随着韵律起舞,组成个旋转的太极图,艾草的清香弥漫开来,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乐记》有云‘乐者,天地之和也’,” 柳先生的指尖划过琴弦,琴底突然弹出个暗格,露出卷墨家机关谱,谱上的字迹是用青铜粉末写成,闪烁着微光,“可这‘五音疗疾’之法总在寅时失控,琴弦会渗出黑色的汁液,在琴身画出经络纹,那些纹路与瘟疫死者身上的印记一模一样。” 他举起琴轸,轸孔中嵌着的青铜珠正在发光,珠上的矩尺纹与灵枢腰间的符契相互呼应,符契也随之发烫,似有感应。

 灵枢认出琴身刻着的 “律历” 二字,笔画苍劲有力,笔画间的凹槽里藏着极细的铜管,管中封存的不是空气,而是泛着荧光的药汁,在光线下呈现出淡淡的绿色。“这是墨家‘声药同调’琴,” 他指着龙池处的气孔,气孔周围刻着细密的花纹,“三百年前墨瑶用此琴配合针灸,琴声的共振能引导气血运行。据说当年她曾用此琴治愈了一场瘟疫,琴声所到之处,疫病消散。” 说话间,柳先生拨动 “羽” 音,琴声悠扬,素问突然感到丹田发热,经脉中似有气流涌动,与《黄庭经》记载的 “周天搬运” 之法相合,通体舒畅。

 小主,

 乐坊的横梁上悬着排编钟,钟体刻着的草药名正在微微发光,“当归”“黄芪”“甘草” 等字样清晰可见。素问敲响刻着 “当归” 的钟,钟声浑厚,穿透墙壁,竟让隔壁药铺的当归根茎全部直立,须根在地面写出 “血海” 二字,字的笔画间有红光流转。“五音对应五脏,” 她望着钟体反射的光斑,光斑在地面组成奇特的图案,突然发现光影组成的图案与黑风寨的瘟神阵隐隐相似,心中一紧,“可这琴声里藏着的煞气,与太医院的青铜鼎气息相同,都带着一股阴冷诡异之感。”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咚 —— 咚 —— 咚”,声音沉闷,乐坊的琴弦突然集体崩断,“嘣” 的一声脆响,丝弦在空中化作赤色的经络线,缠着编钟组成个巨大的 “医” 字,字的边缘闪烁着红光。柳先生从琴底抽出半块青铜符,符上的纹路与灵枢的符契恰好互补,与灵枢的拼合后,钟体突然渗出鲜血,顺着钟架流淌,在地面汇成《黄帝内经》的经文,每个字都由音符组成,仿佛能听到经文的诵读声。“墨家的‘律管候气’术,” 他望着自动演奏的断弦,弦在空中颤动,发出悦耳的声响,“能通过音律预测疫病,这琴昨夜弹出的‘大吕’调,与关中瘟疫时的音律完全相同,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