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禅心通素问,道骨契灵枢(第2页)
寺外突然传来狼嚎,夹杂着青铜碎裂的声响。素问推开后窗,看见月光下的坟冢正在隆起,坟顶的石碑刻着 "墨瑶之墓",碑缝中钻出无数条赤色的线,在空中组成佛教的 "十二因缘" 图。"是墨家的 ' 尸解术 '," 她认出线端的青铜锚,与太医院青铜棺椁的锁扣完全相同,"有人在用佛理唤醒三百年前的医魂。"
二、道观丹炉炼医魂
老君观的丹房藏在七星阵的中央,房梁上悬挂的青铜镜能照出人的三魂七魄,镜沿刻着的墨家矩尺纹与道家符咒相互缠绕。观主正用青铜剑搅拌丹炉,剑身上的 "道" 字与 "医" 字交替闪现,炉中升腾的不是药烟,而是无数个盘膝打坐的虚影,虚影的眉心都有个淡青色的针孔。
"《道德经》言 ' 致虚极,守静笃 '," 观主的拂尘突然化作七根金针,按照北斗七星的方位刺入丹炉,"可这炉 ' 凝神丹 ' 总在子夜生出异象,丹砂会凝结成青铜面具的形状。" 炉底突然弹出个暗格,里面的《丹经》夹着半块墨家符契,契面的 "兼爱" 二字正在被朱砂覆盖。
灵枢望着丹炉壁上的纹路,发现那是融合了墨家机关术与道家炼丹术的 "医道阵"。"三百年前墨瑶曾在此炼丹," 他指着阵眼处的矩尺,"她将墨家的 ' 气泵术 ' 改造成导引术,能让患者的气血顺着经络自动流转,就像这丹炉的火候调节。" 话音刚落,丹炉突然震颤,炉口喷出的青烟中,浮出个穿道袍的人影,正用青铜针在虚空绘制经络图。
偏殿的八卦图突然转动,卦象的交汇处渗出黑色的液体,在地面汇成《洗髓经》的经文。素问拾起块凝结的黑晶,发现其中裹着根墨家的 "听骨针",针尖的震动频率与人体的呼吸完全同步。"这是 ' 佛道合流 ' 的医理," 她将黑晶放在掌心,晶体突然透明,显出里面藏着的小蛇,蛇鳞上的卍字与太极交替闪现,"就像《黄帝内经》说的 ' 阴阳平衡 ',禅定与导引本是一体。"
三更的梆子声刚过,观中的铜钟突然自鸣,钟声的频率让所有的丹药同时裂开,露出里面的青铜符。灵枢认出符契上的齿痕,与黑风寨出土的鼎身缺口完全吻合:"是墨渊的气息," 他握紧腰间的水晶杖,杖身的裂纹中渗出金色的光,"他在用道家的 ' 夺舍术 ' 篡改医魂,就像三百年前他篡改机关术那样。"
观外的竹林突然倒伏,露出地下埋藏的青铜管网,管网中流淌的不是丹液,而是泛着荧光的血液,顺着山势流向终南山的方向。观主突然指着丹炉,炉中打坐的虚影全部睁开眼睛,眼白处刻着的 "初七" 二子正在流血:"墨家的 ' 血引术 '," 他的声音带着恐惧,拂尘的银丝突然绷直,化作锁链缠住虚影,"他们要用三教的精魂献祭。"
三、佛道医理融阴阳
古刹与道观之间的山谷突然出现座悬空的石台,台上的青铜案并排放着佛经、道典与医书,三本书的书页自动翻动,在虚空中拼成完整的 "命" 字。灵枢踏上石台的刹那,脚下的石板突然亮起,显出墨家的 "天工图",图中的机关鸟正衔着金针,在人体经络上飞舞。
"《坛经》言 '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 老僧将念珠抛向空中,青铜珠组成个巨大的卍字,与观主画出的太极图相互穿透,"医道亦然,既要见自己,也要见众生。" 卍字与太极的交汇处,突然爆出金光,照亮了山谷中的摩崖石刻 —— 那是三百年前墨瑶与高僧、道长的合璧之作,医理、禅法与道诀在石上浑然天成。
素问发现石刻的缝隙中嵌着无数根银针,针尾的红绳组成 "初七" 的字样。"这些针的排列方式," 她细数着针数,恰好七十二根,与人体的七十二候完全对应,"是墨家的 ' 七星续命针 ',却用了佛教的 ' 七处征心 ' 之法来行针,针感会顺着患者的念头流转。" 话音刚落,所有的银针突然震颤,在石上刻出《卫生九策》的最后一章,文字中夹杂着梵文与道符。
山谷的雾气突然变成血色,空中的三本书同时燃烧,火焰中飞出无数个青铜面具,面具的眼洞射出红光,将石台围成个巨大的阵图。"是墨渊的 ' 三教灭魂阵 '," 灵枢认出阵眼处的青铜鼎,与太医院的鼎身完全相同,"他想让佛道医相互吞噬,就像三百年前他挑起墨家内斗那样。"
老僧突然扯断念珠,青铜珠落地化作无数个小和尚,每个和尚都捧着本医书;观主的拂尘化作条青龙,龙鳞上的符咒正在净化血色雾气。"《墨子?贵义》言 ' 万事莫贵于义 '," 灵枢将青铜符抛向空中,符契爆发出的金光中,浮现出墨瑶的身影,她手中的青铜剑同时刻着医理、禅法与道诀,"这才是三教合流的真谛 —— 不是相互借鉴,而是同守一颗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