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典阁纂经传万代,戾气窥卷藏凶机(第2页)
灵枢点头,当机立断:“苏晓,你和两位老御医留下守着编纂阁,看好《医道融贯典》和已整理好的手稿,若有暗线靠近,就用圣火盏和太极符抵挡,我们很快回来!” 苏晓和老御医们齐声应和,苏晓还从药箱里取出几枚青铜符,递给灵枢:“先生,带上这些符,库房戾气重,多几枚符能更安全!”
灵枢接过符,带着沈青、阿卜杜拉、玄机子快步赶往太医院库房。库房的门虚掩着,缝隙里透出幽绿的光,还弥漫着刺鼻的戾气,与之前在终南山遇到的墨渊戾气一模一样。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库房内的青铜书架上,大部分医典都泛着黑气,有的书页已经开始燃烧,火焰是诡异的幽绿色,烧过的地方留下黑色的印记,还冒着青烟;地面上散落着几本烧毁的医典,灰烬里泛着幽绿,一靠近就会被戾气呛得咳嗽。
“快用圣火!” 灵枢急忙掏出圣火盏,点燃库房中央的青铜鼎 —— 鼎是墨家传下来的 “聚火鼎”,能放大圣火的威力,圣火一燃,淡金的光芒瞬间笼罩半个库房,泛着黑气的医典上,黑气开始快速退缩,燃烧的幽绿火焰也渐渐变小。“沈青,你用青铜符吸附典籍上的戾气,从左侧书架开始,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每一本都要擦到,别遗漏;阿卜杜拉,你用火神镜反射圣火,照向库房角落 —— 角落光线暗,戾气最浓,圣火照不到,用镜子反射能驱散黑气;玄机子,你在库房四周贴上太极符,布下‘阴阳锁邪阵’,阵眼的符面要对着鼎的方向,借圣火的力量增强阵力,防止戾气扩散到其他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众人分工明确,立刻行动。沈青捧着青铜符,小心翼翼地擦拭每一本医典,符面泛着金光,将书页上的黑气一点点吸走,原本泛黑的书页,在符光的作用下,渐渐恢复泛黄的本色;阿卜杜拉手持火神镜 —— 镜身是西域特有的青铜打造,能反射圣火且不被烧坏,他将镜光对准库房的东南角,那里的医典燃烧得最厉害,镜光一照,幽绿火焰瞬间熄灭,黑气也快速消融;玄机子则在库房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各贴一枚太极符,符面泛着淡金,用青铜丝将四枚符连接起来,形成个巨大的 “锁邪阵”,阵眼的符面对着青铜鼎,借圣火的力量,阵内的淡金光晕越来越浓,将库房内的戾气牢牢困住,不让其扩散。
就在这时,库房的阴影里突然冲出三个穿灰布衫的人,他们低着头,眼神空洞,手里拿着青铜刀,刀身泛着黑气,刀背刻着 “墨渊” 二字,朝着灵枢砍来。“墨渊大人说了,太医院的医典都得毁!你们想传下融合之术,做梦!” 灰布衫人的声音沙哑,像是被戾气侵蚀过,没有丝毫感情。
“又是你们这些傀儡!” 阿卜杜拉反应极快,拔出弯刀,刀背精准挡住青铜刀,“当” 的一声脆响震得周围的医典都微微颤动,金光与黑气碰撞,发出 “滋啦” 声响,黑气像遇到烈火的冰雪般快速消融,“之前我被你们的戾气控制,害了不少百姓,今日定要讨回来,让你们知道西域医道不是好欺负的!” 他手腕一翻,弯刀顺着青铜刀的刀身划过,狠狠砸在灰布衫人的手腕上,青铜刀 “哐当” 掉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沈青也不含糊,从药箱里掏出三枚青铜针 —— 针尾红绳缠着火绒草纤维,泛着淡金,他手指一弹,银针精准刺入另一个灰布衫人的 “百会穴”“风池穴”“人中穴”,这是墨家传下来的 “醒神三针”,能暂时驱散戾气,唤醒傀儡的意识。“别再执迷不悟了!” 沈青的声音带着急切,“墨渊只是把你当棋子,等你没用了,他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去,你不想让他们失望吧?”
被刺中银针的灰布衫人身体一震,眼神渐渐恢复清明,眉心的 “鼎” 字印记泛着淡绿,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浓郁:“我... 我这是在干什么?我怎么会在这里?我的家人... 对,我的妻儿还在家等我...” 他捂着头,露出痛苦的表情,显然在与体内的戾气抗争。
剩下的一个灰布衫人见同伴被制,变得更加疯狂,从袖中甩出条黑色锁链 —— 链上的倒钩泛着黑气,朝着沈青缠来。灵枢眼疾手快,挥起三齿刀,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精准挡住锁链,“当” 的一声,锁链被震开,倒钩上的黑气也被金光驱散。“够了!” 灵枢的声音带着威严,“墨渊的阴谋不会得逞,你若再执迷不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 他趁机上前一步,刀背狠狠砸在灰布衫人的肩膀上,灰布衫人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被随后赶来的禁军制服。
从三个灰布衫人怀里,众人搜出了三枚青铜哨,哨口刻着 “墨渊” 二字,还沾着极细的引气丝,哨身泛着幽绿,一靠近圣火就发出 “滋滋” 声。“他们想用哨音激活库房的戾气,让医典全部燃烧,” 灵枢握紧青铜哨,眼神凝重,“还好我们来得及时,不然太医院的千年医典就全毁了,那损失就太大了!”
回到编纂阁,众人将抢救出的医典放在圣火旁,用青铜符一一净化,确保没有戾气残留。灵枢望着满桌的医典,有的书页边缘被烧毁,有的字迹被戾气污染后虽恢复,却仍留下淡淡的痕迹,心里清楚 —— 墨渊的阻挠只会让他们更坚定,一定要将这份融合医道传下去,让天下医者都能受益,让墨渊的阴谋彻底落空。
三、未时寻典补残页
未时的阳光开始西斜,金色的光变得柔和,透过天窗洒在编纂阁内,却未能驱散阁内的紧张气氛 —— 整理《医道融贯典》的 “融气阵” 章节时,众人发现关键步骤残了半页,书页的边缘被烧毁,只剩下 “需以墨家血脉为引,激活...” 的字迹,后面的内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融气阵是初七对抗墨渊双鼎的关键,若没有完整的阵图,布下的阵不仅无法驱散长安的戾气,还可能被墨渊利用,释放更多戾气,害了百姓。
“这半页是融气阵的核心,” 灵枢皱起眉,手指轻轻抚摸着残页的边缘,那里还留着被火焰灼烧的痕迹,泛着焦黑,“墨瑶祖师在批注里说‘融气阵能解天下戾气’,可没有后半部分的激活步骤,这阵就是个空架子,初七时根本没用!没有它,我们布下的融气阵可能无法完全激活,甚至会被墨渊反利用,让长安百姓陷入更大的危险!”
素问翻遍了太医院的旧档,从《墨家医理残编》到《西域火神医案》,再到道家的《阴阳阵谱》,都没找到关于融气阵后半部分的记载,急得眼圈发红,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老妪婆婆说过,《医道融贯典》是墨瑶祖师与西域火神祠的哈立德先祖、道家清虚观的玄真道长共同编撰的,会不会其他地方还有副本?比如终南山的墨家遗迹 —— 我们之前找到密室的地方,或许还有没发现的手稿;或者西域火神祠,阿卜杜拉兄,你们火神祠的医典里,有没有相关记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阿卜杜拉摇头,脸上满是无奈:“西域火神祠的医典我从小看到大,包括哈立德先祖的私人手稿,都没有融气阵的记载 —— 先祖只在日记里提到过‘与墨瑶、玄真共创融阵,可解大邪’,却没写具体步骤;终南山的墨家遗迹我们也仔细搜过,只找到些关于机关医术的手稿残片,没有完整的阵图,不然我们也不会这么着急。”
娜菲莎也跟着补充:“我曾问过族里的长老,他们说当年哈立德先祖怕融气阵落入恶人之手,特意将关键步骤分开存放,墨瑶祖师拿着主典,先祖和玄真道长各拿一部分残页,可随着时间流逝,残页早就遗失了,再也找不到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玄机子突然想起什么,眼睛一亮,从袖中掏出卷泛黄的《清虚观秘录》—— 秘录的封皮用道袍布料制成,上面绣着太极图,边角用青铜片加固,显然是件珍藏多年的宝物。“我派先祖玄真道长与墨瑶祖师交流时,曾在《清虚观秘录》里记录过融气阵的只言片语,” 玄机子小心翼翼地翻开秘录,书页泛着淡青,是用道家 “镇邪纸” 制成,“你们看,这里写着‘融气阵需借圣火魂,辅以三家信物,血脉引阵,魂灯定穴,阵成则戾气自散,阵毁则万劫不复’,之前我们只注意到‘血脉引阵’,却忽略了‘魂灯定穴’,或许‘魂灯’就是激活阵眼的关键?”
他指着秘录里的一幅插图 —— 图中画着盏青铜灯,灯身刻着墨家矩尺纹,灯芯泛着淡金,旁边标注着 “引魂灯,墨瑶所赠,能定阵眼,聚灵气”。灵枢看到插图,突然眼睛一亮,从药箱里取出一盏青铜灯 —— 这是老妪婆婆在他离开终南山前送的墨家传家宝,灯身刻着 “非攻” 二字,灯芯是用圣火余烬制成,平时泛着淡金,此刻竟突然泛出幽绿,与《医道融贯典》的残页产生强烈共鸣,残页上的字迹开始微微颤动,像是要浮现出来。
“是它!这就是玄真先祖提到的‘引魂灯’!” 灵枢激动地将引魂灯放在残页旁,灯芯一亮,泛出的青金光芒笼罩着残页,原本模糊的字迹竟渐渐浮现出淡金,像是被圣火重新书写:“需以墨家血脉为引,激活阵眼,再点引魂灯,灯照之处,戾气自散;魂灯灭则阵毁,需以圣火续灯芯,不可中断;阵眼需布于终南山火神祠圣火台正南三寸,借圣火之力,阵力可覆盖长安全城。”
众人惊喜不已,苏晓激动得拍手:“太好了!有了完整的步骤,初七时我们就能顺利布下融气阵,驱散长安的戾气了!” 沈青却皱起眉,眼神带着担忧:“可墨家血脉... 据我所知,现在只有先生和老妪婆婆是纯正的墨家传人,老妪婆婆还被墨渊困在终南山,生死未卜,难道要先生用自己的血脉引阵?血脉引阵会不会对先生的身体有伤害?”
灵枢点头,眼神却异常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为了长安的百万百姓,为了医道传承,这点代价不算什么。墨瑶祖师当年为了救西域百姓,也曾用自己的血脉激活机关阵,我身为墨家传人,理应继承这份‘兼爱济世’的初心。” 他从腰间拔出三齿刀,刀背轻轻划过指尖,一滴鲜红的血珠滴在引魂灯的灯芯上 —— 血珠一接触灯芯,灯芯瞬间泛出青金,光芒比之前更盛,与《医道融贯典》的残页完全贴合,字迹再也没有模糊,反而变得更加清晰,像是被血脉滋养过一般。
“这样一来,融气阵的步骤就完整了,” 灵枢收起三齿刀,用布条包扎好指尖,“初七时,我们只需按步骤布阵:先以我的血脉激活阵眼,再点燃引魂灯定穴,用圣火持续续灯芯,配合三家信物,就能布下覆盖长安的融气阵,定能驱散长安的戾气,阻止墨渊的阴谋!”
就在这时,编纂阁的门突然被推开,太医院院正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个青铜盒,盒身刻着 “紧急” 二字,泛着淡金,显然是用墨家机关术制作的紧急传信盒。“灵枢先生,不好了!刚收到终南山传来的消息,是清虚观的弟子冒死送来的,” 院正的声音带着急切,还喘着粗气,显然是跑了很远的路,“老妪婆婆... 老妪婆婆的圣火快灭了!墨渊在青铜棺旁设了‘锁魂阵’,用戾气困住她的魂魄,不让她与外界感应,清虚观的弟子说,若圣火彻底熄灭,老妪婆婆的魂魄就会被锁魂阵吞噬,再也救不回来了!”
灵枢心里一沉,刚包扎好的指尖竟隐隐作痛,引魂灯的灯芯也突然暗了几分,泛出极淡的幽绿 —— 显然,老妪婆婆的安危与引魂灯、墨家血脉有着某种联系。“老妪婆婆有危险!” 灵枢的声音带着焦急,“我们得尽快完成典籍的整理,不能再耽误了!整理好后,立刻去终南山救她,还要保住圣火,不然融气阵也无法完全激活!”
他加快整理速度,将融气阵的完整步骤详细记录下来,旁侧还附上引魂灯的使用方法与圣火续灯芯的注意事项;众人也纷纷打起精神,连之前休息的老御医都主动加入,有的帮忙核对文字,有的帮忙绘制图谱,有的帮忙整理病例,编纂阁内的气氛再次变得紧张而有序,每个人都希望能尽快完成典籍,去救那位为墨家传承付出一生的老妪婆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申时定稿显异象
申时的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光变得柔和,透过天窗洒在编纂阁内,给满桌的典籍都镀上了一层金边。经过众人的共同努力,《医道融贯典》终于定稿,整部典籍分为四卷,用墨家机关术装订,封面刻着 “医道融贯典” 五个大字,是灵枢模仿墨瑶祖师的笔迹书写,泛着淡金,边角嵌着极细的青铜片,能防止被戾气污染。
第一卷 “医理融贯”,详细阐述墨家、西域、道家医理的核心思想与融合逻辑,比如墨家 “兼爱济世” 与西域 “祛邪为本” 的结合点,道家 “阴阳平衡” 如何调和中西医理的差异,还附有三家医理的对应表,方便后世医者对比学习;第二卷 “疗法实操”,收录了 “放血活血合流术”“融气针法”“机关脉诊法” 等新疗法,每一种疗法都附上图谱、步骤、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解答,图谱用朱砂与圣火墨水绘制,能长久保存;第三卷 “药材辨用”,整理了中原、西域的常用药材,包括火绒草、融气草、黄芪、当归等,详细记录了每种药材的产地、炮制方法、性味归经与配伍禁忌,还标注了如何辨别被戾气污染的药材;第四卷 “病例汇编”,收录了长安百姓、宫廷患者、西域牧民的典型病例,共一百二十例,每例都记录了患者体质、病症阶段、治疗方案、疗效与辨证调整,让后世医者能学以致用。整部典籍共八十万字,凝聚着二十位编纂者的心血,是三家医道融贯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