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你逃婚我另嫁16(第3页)

 

本来我打算先找个酒店休息一下,洗个澡,吃顿饭,养精蓄锐一天,第二天再去爬山的。”

 

“不是已经在火车上休息了一天一夜么,哪里还需要休息?”

 

何天想哭。

 

“那爬完山,人也累啊,第二天我也没想走,你们把我拉到长安去了。”

 

“那不是也睡了一晚上了么?”

 

何天气的一口咬在麦粒上,只听‘嘶’的一声,紧接着就是第二轮交流。

 

到了年底,两家果然商定了婚期,因为两家距离四五百公里,商量好了何天先在自己家这边出嫁,季瑾包车接何天到酒店住下,第二天再去季瑾家乡,从外面进季家。

 

季家的婚礼办的很简单低调,但是来的人看着都很有气质,没有婚闹,没有司仪,大家一起吃顿饭,很是温馨。

 

倒是季瑾的母亲,给了五万八的彩礼,何天带到长宁去,买了个房子,算是小夫妻的落脚点。

 

虽然二人都经常在外面奔走,但是总有个小家,也有了奔头。

 

三年时间,何天从文化馆特邀,成为文化馆外联部负责人。

 

这几年她几乎走遍了黄土高坡每一寸处村落,大家都知道,这是季书记的媳妇,不能糊弄。

 

小季同志也从跟村民干仗的村官,到了镇上,如今三年期满,进了县里。

 

这一年,何天二十八岁,腾出手来备孕。

 

季瑾在一众小伙伴的拱卫之下,成了伙伴们的人脉。

 

这三年,村子里的核桃,花椒,芝麻,酸枣,柿子饼杏干陆续走出去,成了本地的门面,也是一块招牌。

 

不是没有人眼红,想要把季瑾搞下去,自己站出来摘桃子。

 

但是周围起码有六个村子都在支持季瑾,再仔细确认,都是当初跟季瑾一起来的村官,据说还是一个学校的,都一个鼻孔出气。

 

现在伙伴们相互扶持,手拉手,向前走,把整个太古镇都带成模范镇,远近闻名,老百姓的年收入从原来的三百元,增加到现在的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