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打了鸡血的苏定方(第2页)

现在这支队伍中的李氏族人,五十岁以上的老家伙,比年轻一代还多。

这些老家伙顽固的很,动不动就要撞死在你面前,让李俊烦不胜烦。

李俊还不敢不认真的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个时代的人说要撞死在你面前,就一定会撞死在你面前。

这个时代的人,可不像后世的人,发誓当喝水一样,一泡尿就不见了。

这个时代的人,只要说出来了自已誓言,头拱地都会完成誓言。

更恐怖的地方就是,老子没有完成誓言,儿子继续;儿子没有完成,孙子接着,简直就是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而白大家长之所以安排三千重骑,七千轻骑作为后军,原因也十分的简单。

三千重骑九千匹马,七千轻骑也是双马,加起来就两万一二,这样的骑兵如果在前头赶路,烟尘滚滚的,你是想让大主母,两个下代大主母,三个家主跟在后面吃灰?

就算是前面的三千李氏壮奴,白大家长都是分成三个千人队,作为前锋滚动着在车队前十里行军,怕扬起太大的灰尘。

各个主子分成好几个部分,也是怕五六万人轰隆隆的向前,后面人跟着吃灰,加上怕被人包饺子,这才每个主子都相隔三里左右。

行军是一门大学问,李氏壮奴从小就学这些,所以大家都知道怎么做。

呼吸,节奏,号角声,旗帜,休息,进食,喝水,如厕等等方面,无不是一件系统性的组织管理学问,需要严明的纪律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计算方法,统筹能力。

而粮草运输,兵站设立就需要更加庞大的计算,组织,统筹能力。

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氏族人在苏定方,通过这次百万人的粮草督运经历后,没有任何一个李氏族人在大族长任命他为二路军大管事兼先锋官,而有意见的原因。

能够胜任百万人粮草督运大管事差事的人,在李氏上下六房的能人中,也没有多少个人能比苏定方做的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