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师傅,您说我这次考核能过吗?(第2页)

 看着师傅匆匆离去的背影,罗阳握紧了手中的划针,继续专注地练习着。 

 而此时的陈守信,已经在老李的机床前忙碌起来,他的手指灵活地在机器各个部位游走,很快就找到了故障所在。 

 “这是轴承磨损了,”他说,“得换新的。” 

 老李一脸为难:“可是库房说没有备用的了。” 

 陈守信想了想,说:“我那儿还有一个,一会儿给你拿来。” 

 这时,他忽然注意到不远处有人在偷偷观察这边,定睛一看,竟是罗志勇。 

 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又很快错开,陈守信心里清楚,这位罗副科长怕是还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好好教他儿子。 

 但他并不在意这些,在他看来,既然收了徒弟,就要认真教导。至于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事。 

 回到工作台前,罗阳还在专注地练习划线,陈守信看了看他划出的线条,暗自点头,这孩子虽然生疏,但很用心,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好了,”他出声道,“该教你用游标卡尺了。” 

 罗阳立即放下划针,满脸期待地看着师傅。 

 陈守信取出一把崭新的游标卡尺,开始耐心讲解:“这个是主尺,这个是副尺” 

 就这样,师徒俩的时光在知识的传递中慢慢流淌,而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依旧在继续。 

 腊八这天,罗阳拎着一瓶茅台和一坛腊八蒜,走进了轧钢厂,寒风呼啸,吹得他脸颊生疼,但心情却格外舒畅。 

 “小安子来了!”门卫老李远远地打着招呼,“今天这是要请客啊?” 

 罗阳笑着晃了晃手中的酒,“给师傅送点东西。” 

 “陈师傅教得好啊,”老李眯着眼笑道,“你这进步速度,都快赶上当年的刘大壮了。” 

 提起这个名字,罗阳不由得想起那个总是板着脸的老钳工,在陈守信来之前,刘大壮可是轧钢厂里当之无愧的技术标杆。 

 穿过长长的厂区走廊,机器的轰鸣声渐渐清晰,罗阳看到陈守信正专注地对着一台车床调试,那认真的神情让他不由得驻足。 

 经过考核,干得了一级钳工活儿的老手,这个成绩,让他的父母都感到意外,原本预计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达到的目标,在陈守信的指导下,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