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陈守信这口黑锅,终于在11个月后洗清了(第3页)

 在别人忙碌的时候,他也不想也不能闲着。在关键时刻提供数据支撑,让整个进度提升了两倍多,节省了几个亿的成本。险些夭折的项目获得新生。 

 如今,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一颗大炮竹,即将在青海戈壁引发轰动。 

 一串数据拉长了陈守信与亲人团聚的日期,一枚炮弹提前在罗布泊引爆,许多离家已久的科研人员陆陆续续返回 

 陈守信却因为数据计算出众,转入另一个研发小组,夜以继日地忙活。虽然去过上海,但因为保密政策无法见秦晓。最终还是回到苦寒之地,在寸草难生的地方拼命较劲,和数据捉迷藏。 

 三年多过去了,两个牙牙学语的孩子都长大了,却都没见过自己的爸爸。 

 拼了命地干活,把苦难当成磨砺,越是艰难越觉得轻松。照看孩子细心周到,连最倔强的老头子也泪目,但还是换不回从前那个朝气蓬勃的小闺女。 

 田妈妈经常下班后“路过”赵芸家,看看外孙女,虽然知道不是亲骨肉。年纪大了,特别喜欢小屁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闺女亲手养大的,跟亲外孙女没什么两样。 

 老头子也心痛女儿,想见外孙女。却不敢登门拜访,他受不了亲眼看女儿受苦的地方。对女儿有个疼爱的外公感到欣慰,田妈妈偶尔会接小丫头回家住。 

 小丫头很懂事,不吵不闹,让人心疼。每到这时,老头子偷偷躲起来擦眼泪,对这小子恨得牙痒痒。 

 看起来倒是挺能扛,默默工作,忍受着邻里的闲言碎语,只在深夜独自上二楼哭泣。孩子渐渐长大,在厂子的小学念书,老师正好是阎埠贵。 

 阎家可能是唯一没在外面传陈守信事迹的人家。即便如此,周语对这个三大爷也从不假以颜色,和她爱人当初的态度一样,一直延续到现在。 

 周语也不参加院里的大会,就算是粮食供应打折,号召互帮互助的时候,她也狠下心来,一粒粮食都不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