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老二一家的传奇故事一道森冷的天苍茧

第171章 唉太难了,好在又过了一场(第2页)

四书文一篇,这对饱读诗书,又被吴夫子,天天带着刷试题的他来说,简直是小老鼠上灯台偷油,这熟的不能太熟了。他略作构思,便挥毫泼墨,云新阳或许是练武的缘故,笔锋十分有力,压根不像一个十来岁的小小少年,行文更是如流水般顺畅,他将自己对四书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通过苍劲而又工整的文字展现于考卷之上。

只是云新阳写着写着,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这个题目不久之前他们曾与同窗就这个题目进行过深入而细致的探讨,庆幸庆幸,庆幸在吴夫子生性豁达,犹如那广袤的大海,素来包容着学子们的各种奇思妙想,教学也一向是实施开放式教育,做学问时讲究兼容并包,每次讨论,他都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让各种观点并存,而他只做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引领着学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只要是有见地的观点意见,无论是与自己这个夫子的见解是否一致,只要不违规犯纪,他都会给予肯定。

云新阳想到此,轻叹一声,如果要是像自己的亲爷爷一样,凡事都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都只能接受自己的观点,答案必须接受统一的话,我们书院的五个人这次遇到这道题,一定会被判定为抄袭,集体玩完,那好事就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坏事了,脑子开了一会儿小差,又继续书写。

紧接着是理论性的一篇,这更不在话下,他引经据典,将儒家的理学阐述得头头是道,逻辑严密,论证充分,展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最后是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他深吸一口气,一笔一划,谨慎书写。每一个字都写得端端正正,力求完美,不敢有丝毫的差错。

今天考场有风,刮的油纸不停的抖动,发出呼呼的响声,倒是遮盖了其他的一些声音。

云新阳没有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边全神贯注地答题。一边偶尔抬头,习惯性的目光扫过周围及考棚内,然后继续神色淡定,不慌不忙,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所有答卷。

他轻轻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收拾好了一切等待着交卷的钟声响起。